【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丝纱线面料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真丝面料由桑蚕丝构成,而桑蚕丝是蛋白质纤维构成的,其具备与身体优良的相容性,具备光洁的表层紧密结合,因而手感尤其绵软,桑蚕丝能够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水供货,并维持一点点水。在正常温度下,它还可以协助肌肤维持一定水分,不使肌肤过度干燥,夏季的衣服裤子,也使汗液和控制身体内热量快速释放,令人感受很清凉。
2、现有技术中的真丝纱线面料在洗涤过程中容易产生皱纹,且不易恢复平整,真丝纱线面料通常需要手洗,这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合和便捷性,由蚕丝等昆虫的丝腺分泌物形成的真丝纤维,其结构复杂,当真丝暴露在水中时,水分会改变纤维的形状和结构,致使纤维变得脆弱和变形,使得真丝纤维面料在水洗后,其整体的强度、光泽度变差,并且,真丝面料的抗紫外性能较差,尤其将真丝面料应用在防晒服加工时,在强紫外光线照射环境中,真丝面料容易泛黄,限制了真丝面料的生产应用。
3、针对此方面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乙醇、纯化水、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绢纱和10wt%氨水的用量比为5mL:3g:1g:2g:2mL,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将绢纱从烧杯中捞出,使用纯化水将其洗涤至中性,晾干,得到改性绢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抗皱改性液由以下步骤加工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甲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乙醇、纯化水、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绢纱和10wt%氨水的用量比为5ml:3g:1g:2g:2ml,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将绢纱从烧杯中捞出,使用纯化水将其洗涤至中性,晾干,得到改性绢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抗皱改性液由以下步骤加工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3mol:5mol,所述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与10wt%氢氧化钠的用量比为1g:5ml:2ml,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三口烧瓶温度降低至室温,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盐酸,调节体系ph=7,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70-80℃,减压蒸除溶剂,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抽滤,滤液转移到旋转蒸发器中,设置水浴温度为55-65℃减压蒸除乙醇,得到聚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机洗真丝纱线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聚硅氧烷、丙烯醇和催化剂的重量比为6:1:0.3,所述催化剂为10wt%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90-100℃,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得到改性聚硅氧烷;步骤a3中乙酸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改性聚硅氧烷溶液的用量比为6ml:1g:4g,所述改性聚硅氧烷溶液由改性聚硅氧烷和乙酸乙酯按重量比1:1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舒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