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095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涉及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煤气发生炉中添加固体燃料;将燃烧室的热量传输给固体燃料;当固体燃料温度达到600~1200℃,从所述煤气发生炉的炉底通入气化剂,所述气化剂与固体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煤气;最后将所述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即得到合格的煤气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连续气化,不需要传统水煤气反吹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煤气产品中可燃成份高,主要成份为CO(5‑48%),CO2(0.6‑29%),H2(50‑65%),可作为加热、合成氨、LNG、氢冶炼、发电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


技术介绍

1、将固体燃料加工成煤气可以提高固体燃料的利用率,但是传统的煤制气工艺存在操作难度以及煤气产品品质低,能耗高,同时无法做到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间接传热机制,实现了煤制气的连续化生产。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3、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煤气发生炉中添加固体燃料;

5、s2、将燃烧室的热量传输给固体燃料;

6、s3、当固体燃料温度达到600~1200℃,从所述煤气发生炉的炉底通入气化剂,所述气化剂与固体燃料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煤气;

7、s4、将所述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即得到合格的煤气产品。

8、s5、所述使用间接加热辐射室温度可控,从而炉堂内的温度是可控的,不需要常规煤气发生炉的探火等操作,减少工作强度。同时可以控制辐室温度,产生不同的煤气成份,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9、s6、所述出口煤气达到800℃以上,所以没有焦油,煤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10、优选的,所述固体燃料包括但不限于煤块、植物秸秆、焦碳、煤矸石。

11、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热量来自烧嘴,其中气源可以是天然气或自产煤气。

12、优选的,所述气化剂主要成分为水蒸气,还含有一定量的氮气。

13、优选的,所述煤气发生炉还包括旋风除尘器、余热换热器、布袋除尘器、煤气冷却器、脱硫装置。

14、其中,本专利技术煤气发生炉主要是将煤炭和生物质固体能源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其中旋风除尘器主要是将煤气中大颗粒粉尘去除;余热换热器主要是将煤气大部分热量转化为蒸气;布袋除尘器主要是将煤气中细小粒粉尘去除;煤气冷却器主要是将煤气温度降到40度以下,满足脱硫工段的需要;脱硫装置主要是将煤气中的硫化氢脱到20mg/m3以下。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将合格的固体燃料添加到煤气发生炉内,从炉底鼓入气化剂(蒸气)完成还原反应,从而得到可燃气体。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连续气化,不需要传统水煤气反吹过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煤气产品中可燃成份高,主要成份为co(5-48%),co2(0.6-29%),h2(50-65%),可作为加热、合成氨、lng、氢冶炼、发电等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包括但不限于煤块、植物秸秆、焦碳、煤矸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热量来自烧嘴,其中气源可以是天然气或自产煤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剂主要成分为水蒸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发生炉还包括旋风除尘器、余热换热器、布袋除尘器、煤气冷却器、脱硫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燃料包括但不限于煤块、植物秸秆、焦碳、煤矸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制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热量来自烧嘴,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涿鹿县典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