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48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同时满足灵活性和一致性,为团队提供更多的工作自由度,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效率和协作水平。其技术方案为:系统包括基础根基座模板、第一区域根基座、第二区域根基座,其中第一区域根基座,用于加载和协调本区域的微应用,同时具备跨区域访问加载第二区域微应用的能力;第二区域根基座,用于加载和协调本区域的微应用,同时具备跨区域访问加载第一区域微应用的能力;基础根基座模板,用于实现第一区域根基座和第二区域根基座之间的交互和功能的统一,第一区域根基座和第二区域根基座通过引用相同版本的基础根基座模板来保证整体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


技术介绍

1、微前端架构是一种前端架构模式,旨在将大型前端应用程序拆分成更小的、可独立开发和部署的微服务单元,这个单元通常被称为“微应用”。这些微应用可以由不同的部门团队独立开发、维护和部署,然后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前端应用。微前端的目标是提高前端开发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团队协作效率。

2、传统的微前端架构在跨部门协作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典型的微前端架构通常包括一个根基座和多个微应用,根基座负责加载和协调各个微应用。根基座是整个微前端应用的主要容器,用于加载和协调各个微应用。根基座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前端应用,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加载各个微应用,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前端应用。在微前端架构中,微应用是指一个小型、独立的前端应用单元,它可以被单独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微应用是整个微前端应用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被组合在一起以构建一个完整的前端应用程序。

3、这些微应用可以由不同部门的独立团队进行开发、维护和部署。然而,由于根基座通常由一个特定部门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基础根基座模板、第一区域根基座、第二区域根基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根基座是业务区根基座,第二区域根基座是办公区根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业务区根基座以及对应的微应用托管在同一台静态服务器上,当在浏览器客户端上访问业务区根基座时,浏览器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获取业务区根基座的静态资源,业务区根基座再通过微应用部署的地址,利用Http协议获取业务区微应用的静态资源,接着,业务区根基座借助微前端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基础根基座模板、第一区域根基座、第二区域根基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根基座是业务区根基座,第二区域根基座是办公区根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业务区根基座以及对应的微应用托管在同一台静态服务器上,当在浏览器客户端上访问业务区根基座时,浏览器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获取业务区根基座的静态资源,业务区根基座再通过微应用部署的地址,利用http协议获取业务区微应用的静态资源,接着,业务区根基座借助微前端框架加载组合微应用,以完成前端界面的展示,其中,在微应用部署至静态服务器后,以使每个微应用具备独立的访问地址,业务区根基座通过微前端框架加载部署到静态服务器上的微应用,实现界面的动态显示和呈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业务区根基座跨区域访问加载办公区微应用的情况,办公区域的微应用托管在另一台静态服务器,在业务区根基座所在的静态服务器上配置代理,业务区根基座通过该代理发起对办公区域微应用的请求,并将该请求通过代理服务器转发到办公区域静态服务器上,以确保业务区根基座顺利加载和协调办公区域微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前端架构下的跨部门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办公区根基座以及对应的微应用托管在同一台静态服务器上,当在浏览器客户端上访问办公区根基座时,浏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琦褚洪建王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融期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