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015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其中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间隔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膜、以及非水电解液,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所述锂盐包括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链状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由二氟草酸硼酸锂、碳酸亚乙烯酯和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主盐相互配合,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能和离子电导率;三种添加剂通过合理的配比,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形成致密均匀的界面膜保护电极材料,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和高温存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动力电池以及储能器件等。目前,常规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是以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混合为溶剂,以六氟磷酸锂(lipf6)为主盐。虽然lipf6的溶解度和离子电导率较高,但对水分十分敏感,热稳定性也较差,在水分和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分解产生腐蚀性物质hf,破坏sei膜和电极材料,影响电池的容量发挥以及循环寿命。此外,碳酸酯溶剂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并伴随着热量放出,将会导致电池膨胀甚至爆炸,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针对以上锂离子的电池的缺陷,提供一款热稳定性高、成膜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装置,锂离子电池中的非水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同时能够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致密且均匀的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间隔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所述锂盐包括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链状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由二氟草酸硼酸锂、碳酸亚乙烯酯和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所述锂盐中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锂的摩尔比为6:4~9:1,所述二氟草酸硼酸锂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 wt %~3 wt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wt%~3 wt %;所述双氟代碳酸乙烯酯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 wt %~3 w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间隔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膜、以及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所述锂盐包括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锂,所述有机溶剂包括链状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由二氟草酸硼酸锂、碳酸亚乙烯酯和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所述锂盐中双氟磺酰亚胺锂和六氟磷酸锂的摩尔比为6:4~9:1,所述二氟草酸硼酸锂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 wt %~3 wt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wt%~3 wt %;所述双氟代碳酸乙烯酯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5 wt %~3 wt %,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浓度为0.5~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γ-丁内酯、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张津宁陈英韬
申请(专利权)人:如鲲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