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009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波动幅度的蓄热均温沉降室,包括烟气进口、沉降烟道、蓄热体、清灰装置、烟气出口、清灰门,所述蓄热体设置于沉降室烟气出口处,立式或卧式布置。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可以大为减少,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防堵灰设计,适用于含尘量大、粉尘粘性高的波动烟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缓解烟气温度的骤升骤降,解决热胀冷缩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余热系统投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属于电炉烟气除尘、治理及余热回 收领域。
技术介绍
钢铁工业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和设备散热带走了大量 能量。由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剧烈波动,含尘量大,普通水列管余热锅炉很难运用于电炉内 排烟气的余热回收。目前,热管余热回收系统已经成功运用到电炉的烟气余热回收中,但由 于热管的固有缺陷(造价高、不抗冻、不耐高温、使用年限短),使得热管余热回收系统在钢 铁行业的普及还面临很多问题。同时,由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波动剧烈,波幅大,余热系统就必须设计得足够大, 确保高温烟气也能有效冷却。但实际蒸汽产量却远低于余热系统的最大蒸发量,出现大马 拉小车的局面。这就相对减少了余热系统的经济价值,增加了余热系统的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波 动幅度的蓄热均温沉降室。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 包括烟气进口、沉降烟道、蓄热体、清灰装置、烟气出口、清灰门,所述蓄热体设置于沉降室 烟气出口处,立式或卧式布置,所述清灰装置分段设置于所述蓄热体的周围。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或板式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铸铁、钢材、碳化硅或陶瓷。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时,其排布方位为叉排或顺排。所述清灰装置为激波清灰或声波清灰。经本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可以大为减少。同时本技术采用 防堵灰设计,完全适用于含尘量大的波动烟气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可以缓解烟气温度的骤升骤降2.解决热胀冷缩问题;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提高余热设备效率;5.减少余热系统投资;6.有效清灰防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板式蓄热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棒式顺排蓄热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棒式叉排蓄热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电炉、2为水冷滑套、3烟气进口、4为沉降烟道、5为蓄热体、6为清灰装 置、7为烟气出口、8为清灰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对本技术 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将参考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烟气进口 3、沉降烟道4、蓄热体5、清灰装置6、烟气 出口 7和清灰门8,所述蓄热体5设置于沉降室烟气出口 7处,立式或卧式布置;所述清灰 装置6成对、分段设置于所述蓄热体5的周围,其清灰的方式为激波清灰或声波清灰,其清 除的灰直接卸入沉降室的尾端。如图2-4所示,所述蓄热体5为棒式或板式蓄热体,材质为铸铁、钢材、碳化硅或陶 瓷等耐高温材料;所述蓄热体5为棒式时,其排布方位为叉排或顺排,如图3、图4所示;图 中箭头方向示出了高温烟气流动的方向。使用时,如图1所示,电炉1内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冷却水管路(此处为水冷滑套 2)进行热交换,高温烟气被初步降温后,经烟气进口 3进入沉降室,烟气中的钢渣以及大颗 粒粉尘在沉降烟道4内被沉降;高温烟气与设置于烟气出口 7下端的蓄热体5进行热交换 后,经烟气出口 7排出。沉降烟道4内沉降的灰尘及清灰装置6清除的灰尘经由清灰门8 排出,可采用铲车、双开翻斗或链排式刮板移除。下面以某钢铁厂90t电炉余热回收系统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现场实测该钢 铁厂90t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最高可达约900°C,最低可达约50°C。根据余热系统实际需要, 在电炉四孔之后安装本技术的蓄热均温沉降室,电炉内排烟气经过蓄热均温沉降室 后,烟气温度维持在250°C 550°C的区间波动。权利要求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沉降烟道、蓄热体、清灰装置、烟气出口、清灰门,所述蓄热体设置于沉降室烟气出口处,立式或卧式布置,所述清灰装置分段设置于所述蓄热体的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或 板式蓄热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为棒式时, 其排布方位为叉排或顺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的材质为 铸铁、钢材、碳化硅或陶瓷。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灰装置为激波清灰或声波清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电炉内排烟气温度波动幅度的蓄热均温沉降室,包括烟气进口、沉降烟道、蓄热体、清灰装置、烟气出口、清灰门,所述蓄热体设置于沉降室烟气出口处,立式或卧式布置。经本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温度波动幅度可以大为减少,同时本技术采用防堵灰设计,适用于含尘量大、粉尘粘性高的波动烟气中。本技术可以缓解烟气温度的骤升骤降,解决热胀冷缩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余热系统投资。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697478SQ20102005000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鹏, 雷震东 申请人: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炉用蓄热均温沉降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沉降烟道、蓄热体、清灰装置、烟气出口、清灰门,所述蓄热体设置于沉降室烟气出口处,立式或卧式布置,所述清灰装置分段设置于所述蓄热体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雷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