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冷藏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冷藏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000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出储物间室;储物容器,设置于储物间室内,且其内部限定出储物空间;储物容器的壁上开设有连通储物空间的通气口;气调管路,其连通通气口,并用于输送气体,使得储物空间与其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气路总成,其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固定于储物容器外部,且其具有供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装配其上以实现固定的固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减少或避免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出现松动,有利于提高气调管路与储物容器的通气口之间的气路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或避免漏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调保鲜技术,特别是涉及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1、气调保鲜技术是通过调节环境气体成分来延长食品贮藏寿命的技术。具备气调保鲜功能的冷藏冷冻装置广受青睐。

2、专利技术人认识到,对于冷藏冷冻装置而言,若要调节储物空间的气体成分,可以借助管路向储物空间通入特定气体。然而,当将管路插入储物空间以实现气流连接时,在使用过程中,管路与储物空间之间的气路连接极易出现松动现象,导致漏气。

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气调管路与储物容器的通气口之间的气路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或避免因接合部位松动而漏气。

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储物容器的使用便利性。

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空间与气调管路之间的连通方式。

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储物容器与气调管路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实现气路连接。

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气路总成的定位机构稳固地装配于储物间室内,以固定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

7、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8、箱体,其内部限定出储物间室;

9、储物容器,设置于所述储物间室内,且其内部限定出储物空间;所述储物容器的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物空间的通气口;

10、气调管路,其连通所述通气口,并用于输送气体,使得所述储物空间与其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

11、气路总成,其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储物容器外部,且其具有供所述气调管路与所述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装配其上以实现固定的固定部。

12、可选地,所述气路总成还包括管状连接件,其第一端连通所述通气口,其第二端连通所述气调管路,并作为所述气调管路与所述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且

13、所述固定部限定出供所述管状连接件插入其中以实现固定装配的中空筒状通道。

14、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15、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固定于所述储物间室内,且限定出向下凹陷并呈弧状的下凹弧形板;所述下凹弧形板作为所述中空筒状通道的下部通道壁;和

16、盖体部,其限定出向上凹陷并呈弧状的上凹弧形板,作为所述中空筒状通道的上部通道壁;所述上部通道壁和所述下部通道壁共同形成所述固定部。

17、可选地,所述盖体部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方;且

18、所述盖体部还限定出位于所述上部通道壁两侧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本体部相应形成有位于所述下部通道壁两侧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相对的第二螺纹孔,以通过螺接实现可拆卸地装配。

19、可选地,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储物容器的背壁上;所述本体部固定于所述储物容器的后侧;且

20、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自所述本体部的端部向前或向后弯折形成,且与所述储物间室的侧壁贴靠设置;所述弯折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以通过螺接将所述弯折部固定装配至所述储物间室的侧壁。

21、可选地,所述通气口为中空柱状,且其自所述储物容器的壁向外隆起并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中空筒状通道内;且

22、所述管状连接件的第一端限定出供所述通气口嵌套其中的中空筒状接口。

23、可选地,所述气路总成还包括气路转接件,其具有连通所述气调管路的第一接口以及连通所述管状连接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接口,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之间连接有气流通道,使得所述气调管路间接地连通所述通气口;

24、所述气流通道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25、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为自所述气路转接件的外表面向外隆起形成的中空柱状接口;且

26、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内部分别限定出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中空通道。

27、可选地,所述管状连接件的第二端限定出供所述第二接口嵌套其中的中空筒状接口;所述气调管路连通所述通气口的一端限定出供所述第一接口嵌套其中的中空筒状接口。

28、可选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29、氧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其具有壳体和电极对,所述壳体的内部限定出用于盛装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仓,所述电极对设置于所述电化学反应仓且用于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外部氧气转移至所述电化学反应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电化学反应仓的排气孔,用于排出所述电化学反应仓的氧气;

30、所述气调管路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排气孔。

31、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储液模块,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其具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限定出用于储液的储液空间;

32、所述盒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气孔,以允许所述排气孔排出的氧气通入所述储液空间以过滤可溶性杂质;所述出气口用于允许过滤后的氧气向外排出,且直接地连通所述气调管路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一端,使所述气调管路间接地连通所述排气孔。

33、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冷冻装置,通过设置气路总成,并利用气路总成的定位机构固定气调管路与储物容器的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可以减少或避免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出现松动,这有利于提高气调管路与储物容器的通气口之间的气路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或避免因接合部位松动而漏气。

3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冷冻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固定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即便储物容器在用户取放物品的过程中偏离原始位置,或者出现晃动,也不会牵连气调管路随之移动。并且当储物容器归位时,可以重新与气调管路建立气路连接。因此,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储物容器无需固定不动地设置于储物间室内,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气路连接并不会制约储物容器的移动,这提高了储物容器的使用便利性。

3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冷冻装置,通过设置管状连接件,并使管状连接件的一端连通通气口,另一端连通气调管路,利用管状连接件作为气调管路与通气口之间的接合部位,巧妙地连通气调管路与通气口,气调管路的端口与通气口之间并不需要直接地密封结合,这有利于简化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空间与气调管路之间的连通方式。

3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冷藏冷冻装置,当通气口为中空柱状并至少部分地伸入中空筒状通道内且嵌套于管状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所限定出的中空筒状通道之内时,沿远离管状连接件的方向移动储物容器,可使通气口脱出第一连接部所限定出的中空筒状通道,沿靠近管状连接件的方向移动储物容器,可使通气口重新嵌套于第一连接部所限定出的中空筒状通道之内,因此,基于上述结构,可使储物容器与气调管路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实现气路连接。

37、更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利苗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