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板的边框,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板的框架、用于联接框架的轨道以及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本专利技术首先旨在用于所谓的c-硅太阳能板,但是通常它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太阳能板,例如薄膜太阳能板、双面太阳能板、复合太阳能板,或其他太阳能板,其就附接或附着在玻璃上、被另一玻璃等覆盖的太阳能电池而言,可以与c-硅太阳能板相比。
2、已知这样的太阳能板可以以各种方式固定在支架结构和/或顶部的轨道上。
3、根据第一种可能性,太阳能板通过框架顶部或框架底部上的夹具附接到轨道。夹具、中间夹具、端部夹具或简单夹具由金属制成,并使用螺栓和螺母穿过轨道上的孔或狭槽向下夹紧。这些现有技术需要许多零件,并且安装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和固定。
4、根据第二种可能性,太阳能板通过螺栓和螺母直接穿过框架下侧上的预制孔并穿过轨道上的孔或狭槽连接至轨道。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使用较少的零件来夹紧,但是需要匹配预制孔并且接近螺栓,这往往很困难或是不可能的,例如,将其安装在顶部,这会导致现场钻孔,延迟工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7)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下侧凹槽(16),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与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平行,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凹槽(8、9、16)的下表面与所述对应榫舌(15、28)接触形成接触表面,以在垂直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方向上形成限位;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对应榫舌接触,以防止联接的框架(6、7)和轨道(2)在平行太阳能板(1)的表面且垂直于所述太阳能板(1)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在所述侧边缘处实质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6、7)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下侧凹槽(16),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与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平行,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凹槽(8、9、16)的下表面与所述对应榫舌(15、28)接触形成接触表面,以在垂直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方向上形成限位;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对应榫舌接触,以防止联接的框架(6、7)和轨道(2)在平行太阳能板(1)的表面且垂直于所述太阳能板(1)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在所述侧边缘处实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12、13、27)与所述框架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12、13、27)呈自所述下侧凹槽(8、9、16)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的突起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远离所述下侧凹槽(8、9、16)内部的一侧形成向下向内倾斜的斜面(35),用于在联接所述太阳能板(1)和所述轨道(2)的过程中引导所述对应榫舌(15、28)平滑地移动进入所述下侧凹槽(8、9、1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太阳能板(1)的侧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斜面(35)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所述下侧凹槽(8、9、16)的下表面(37)的外边缘的下唇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35)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夹角的角度δ在5°至45°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还形成有另一锁定元件(22),该另一锁定元件(22)呈自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于外边缘的下唇部位置向上延伸的突起的形式,用以协作所述锁定元件限制所述对应榫舌(15)沿垂直于所述太阳能板(1)的侧边缘的方向与所述下侧凹槽实质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被配置为与呈横置的u型或横置的椭圆状的所述对应榫舌(15)接合,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锁定元件、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凹槽的下表面和所述下侧凹槽的内表面均与所述对应榫舌(15)接触形成协作接触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被配置为与呈板状的所述对应榫舌(15)接合,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对应榫舌(15)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倾斜;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和内表面均用于与所述对应榫舌(15)的前端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和所述锁定元件(12)用于与所述对应榫舌(15)的后端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被配置为与所述对应榫舌(28)接合,其中,所述对应榫舌(28)的前端形成弯曲部(32)、后端形成呈弧形的过渡部、中部连接所述弯曲部(32)和所述过渡部且所述中部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倾斜形成引导平面(30);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锁定元件、所述下侧凹槽的上表面、所述下侧凹槽的下表面和所述下侧凹槽的内表面均用于与所述对应榫舌(15)接触形成协作接触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的内表面和下表面(37)之间形成下角(33),该下角(33)具有弯曲部,用以在所述下侧凹槽(16)与所述对应榫舌(28)接合时形成引导。
13.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倾斜形成斜面(18),所述下侧凹槽(16)被配置为与所述对应榫舌(15)接合,其中,所述对应榫舌(28)的前端形成弯曲部(17)、后端形成呈弧形的过渡部、中部连接所述弯曲部(32)和所述过渡部且所述中部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倾斜形成引导平面(30);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凹槽(8、9、16)与所述上侧面(8″、9″)或所述上侧凹槽(8′、9′)支撑的所述太阳能板(1)位于所述框架的同侧或相反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下侧榫舌(25),所述下侧榫舌(25)的前端形成弯曲部,所述下侧榫舌(25)的后端形成呈弧形的过渡部,所述下侧榫舌的中部连接所述弯曲部和所述过渡部且所述中部相对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向上倾斜,用以形成引导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是圆形的并且卷成大于180°。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榫舌(25)与所述上侧面(8″、9″)或所述上侧凹槽(8′、9′)支撑的所述太阳能板(1)位于所述框架的相反的两侧。
18.一种用于联接太阳能板的框架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纵长轨道本体和形成在所述轨道本体开口处的对应榫舌(15、28)或对应凹槽(26),所述对应榫舌(15、28)或所述对应凹槽(26)用于与所述框架上形成的下侧凹槽(8、9、16)或下侧榫舌(25)接合,进而在垂直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方向上将所述框架(6、7)和所述轨道(2)锁定在一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包括所述对应榫舌,所述对应舌榫向下方和向内指向,或向上方和向外指向,所述对应榫舌(15、28)用以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所述对应榫舌(15、28)协作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在垂直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方向上形成限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为c型桁条(c-purlin)。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榫舌(15)呈弧形,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对应榫舌(15)的前端用以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所述对应榫舌(15)的顶部用以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进而限制所述对应榫舌(15)在垂直所述太阳能板(1)的表面的方向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榫舌(15)呈横置的u型或横置的椭圆状,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对应榫舌(15)用于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内表面。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榫舌(15)呈板状且向下向内倾斜;当所述下侧凹槽与所述对应榫舌接合时,所述对应榫舌(15)的前端用于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和内表面,对应榫舌(15)的后端用于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和所述锁定元件(12)。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榫舌(15、28)的前端形成弯曲部,后端形成过渡部与轨道本体连接,所述对应榫舌(15、28)的中部连接所述弯曲部(17、32)和所述过渡部,所述弯曲部(17、32)用以接触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下表面(37)。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榫舌(15、28)的中部倾斜形成引导平面(30),所述引导平面相对所述太阳能板的(1)表面的夹角的角度在5°至45°的范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呈圆弧形,用以接触所述锁定元件(12)以及所述下侧凹槽(16)的上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是圆形的并且卷成大于180°。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轨道,所述弯曲部(17、32)的半径为r1,所述过渡部的半径为r2,所述轨道本体的厚度为t1,弯曲部(17、32)的半径r1和过渡部的半径r2比轨道本体的厚度t1大2-3倍。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包括所述对应凹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