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32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儿麻醉固定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下侧以及上部左侧、上部右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分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动调节机构,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牵引组件以及牵引组件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位于固定壳的外侧,所述固定带可在牵引组件的牵引下向固定壳的内部移动,且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生物传感器和分析模块、控制单元,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能够反馈到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手术监测,具有实用性强和防止对全麻状态下小儿造成身体损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儿麻醉固定,具体为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


技术介绍

1、在小儿全麻手术中,固定带的使用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术中移动且防止插管失位等问题。然而,传统的固定带需要人工调整,无法实时反馈患者的生理状况,也无法自动适应患者的身体活动,并且在患儿呼吸过程中传统固定带会对患儿的呼吸过程造成压迫;

2、针对传统固定带的不足之处,我们面临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自动调整固定力度,并能够自适应患者的身体活动,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防止对全麻状态下小儿造成身体损伤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下侧以及上部左侧、上部右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分析模块、控制单元,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动调节机构;

3、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牵引组件以及牵引组件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位于固定壳的外侧,所述固定带可在牵引组件的牵引下向固定壳的内部移动,且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口,所述固定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生物传感器。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传感器与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生物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和算法模块,且所述分析模块负责对生物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基于算法计算出适当的固定力度和角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分析模块的信息,并控制电动调节机构的操作。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组件包括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的外壁与固定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侧壁下部还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固定壳的内壁上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外壁左侧与外壁右侧均铰接有拉杆,且所述拉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与限位导轨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壁通过扭簧铰接有绕线杆,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左侧与固定壳的内部右侧均设置有绕线杆,且固定壳内部左侧的所述绕线杆的外壁与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壳内部右侧的所述绕线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固定带,所述绕线杆的外侧设置有防位移机构。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旋转过程中会使螺纹套进行上下移动,且所述螺纹套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使拉杆牵引两个绕线杆相互靠近,所述固定带的一侧缠绕在左侧的绕线杆的外壁,副固定带的一侧缠绕在右侧的绕线杆的外壁,且所述副固定带、固定带接近的一侧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电机电性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位移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与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开关,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开关,所述绕线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前侧与后侧内壁均与绕线杆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开口,固定带通过开口延伸至连接套的外侧,所述连接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位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之间。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力开关、第一压力开关均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对电机控制的优先级大于分析模块与第二压力开关对电机的控制优先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通过生物传感器和分析模块、控制单元,实现对患者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并能够反馈到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手术监测;

10、通过设置有与生物传感器配合的电动调节机构,使固定带能够基于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身体活动自动调整固定力度,保证手术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能够有效减少插管失位和术中移动等问题,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11、通过设置有可偏转的绕线杆,使本装置可在患儿全麻手术过程中支持患儿基础的生理活动运动,进而保证患儿呼吸无压迫;

12、通过设置有防位移机构,使患儿肢体发生位移时,可快速启动电机对患儿肢体进行拉扯固定,进而防止术中肢体位移造成的伤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下侧以及上部左侧、上部右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1)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分析模块(2)、控制单元(3),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409)与分析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模块(2)与控制单元(3)电性连接,所述生物传感器(409)用于实时检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所述分析模块(2)包括数据处理和算法模块,且所述分析模块(2)负责对生物传感器(409)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基于算法计算出适当的固定力度和角度,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接收和处理分析模块(2)的信息,并控制电动调节机构(4)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限位导轨(401),所述限位导轨(401)的外壁与固定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的内侧壁下部还固定连接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的上端与固定壳(1)的内壁上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0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04),所述螺纹套(404)的外壁左侧与外壁右侧均铰接有拉杆(405),且所述拉杆(405)远离螺纹套(404)的一端铰接有滑块(406),所述滑块(406)的外壁与限位导轨(401)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06)的外壁通过扭簧铰接有绕线杆(407),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左侧与固定壳(1)的内部右侧均设置有绕线杆(407),且固定壳(1)内部左侧的所述绕线杆(407)的外壁与固定带(408)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壳(1)内部右侧的所述绕线杆(4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固定带(411),所述绕线杆(407)的外侧设置有防位移机构(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3)旋转过程中会使螺纹套(404)进行上下移动,且所述螺纹套(404)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使拉杆(405)牵引两个绕线杆(407)相互靠近,所述固定带(408)的一侧缠绕在左侧的绕线杆(407)的外壁,副固定带(411)的一侧缠绕在右侧的绕线杆(407)的外壁,且所述副固定带(411)、固定带(408)接近的一侧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控制单元(3)与电机(40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位移机构(410)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的一侧与滑块(40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01)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开关(103),所述固定架(101)的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4),所述第二固定板(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开关(105),所述绕线杆(40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套(106),所述连接套(106)的前侧与后侧内壁均与绕线杆(407)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套(106)上开设有开口,固定带(408)通过开口延伸至连接套(106)的外侧,所述连接套(1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块(107),所述压块(107)位于第二固定板(104)、第一固定板(1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开关(105)、第一压力开关(103)均与电机(40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开关(103)对电机(402)控制的优先级大于分析模块(2)与第二压力开关(105)对电机(402)的控制优先级,且所述固定带(408)、副固定带(411)均为透气布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下侧以及上部左侧、上部右侧均为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1)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分析模块(2)、控制单元(3),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动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409)与分析模块(2)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模块(2)与控制单元(3)电性连接,所述生物传感器(409)用于实时检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所述分析模块(2)包括数据处理和算法模块,且所述分析模块(2)负责对生物传感器(409)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基于算法计算出适当的固定力度和角度,所述控制单元(3)用于接收和处理分析模块(2)的信息,并控制电动调节机构(4)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全麻小儿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限位导轨(401),所述限位导轨(401)的外壁与固定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1)的内侧壁下部还固定连接有电机(402),所述电机(4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的上端与固定壳(1)的内壁上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0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04),所述螺纹套(404)的外壁左侧与外壁右侧均铰接有拉杆(405),且所述拉杆(405)远离螺纹套(404)的一端铰接有滑块(406),所述滑块(406)的外壁与限位导轨(401)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06)的外壁通过扭簧铰接有绕线杆(407),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左侧与固定壳(1)的内部右侧均设置有绕线杆(407),且固定壳(1)内部左侧的所述绕线杆(407)的外壁与固定带(408)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壳(1)内部右侧的所述绕线杆(4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副固定带(411),所述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丽荣荣向霞谢应海王如萍于乐涛刘芳王宗源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