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13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融合器固定板、螺钉;融合器固定板内嵌于所述融合体主体;融合器固定板上设置两个开孔,用于布置螺钉,其中,螺钉包括朝上方的第一螺钉以及朝下方的第二螺钉,第一螺钉的钉道方向与水平面夹角30±5°上倾,且与矢状面平行;第二螺钉的钉道方向与矢状面成角45±5°外倾;并且,融合器主体的侧面位置开设钉道孔,用于布置第三螺钉,第三螺钉的钉道方向向下、与第二螺钉的钉道方向交叉且与矢状面成角45±5°外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钉道角度设计,将下位螺钉固定入骶骨翼中,同时添加防退钉旋转锁定装置,实现椎间融合器的固定,防止融合器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融合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腰椎退变之一,影响约10%的人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是导致劳动年龄人群进行腰椎手术的最常见原因,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2、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累及的是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节段的间盘,症状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根性痛(坐骨神经痛)、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出现二便障碍,这些症状都源于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和继发的炎症刺激。

3、显微镜下前路间盘融合以其直接减压效果确切、不影响腰背部肌肉、切口美观等优势,近年来受到大量关注。特别是在对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被认为可能优于后方入路的传统腰椎融合手术。目前前路手术内固定最常采用的融合器不带自稳装置,需要增加钛板和螺钉加以固定,但这种方式需要暴露更大范围的椎体,容易损伤腹主动脉及分支;而带有自稳螺钉或嵌片的融合器,由于植入的螺钉长度有限,产生的固定效果不佳,日常活动中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承载的活动度大,发生融合器移位、螺钉松动的比例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自稳融合器稳定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包括:

3、融合器主体、融合器固定板、螺钉、锁片;

4、所述融合器固定板内嵌于所述融合体主体;

5、所述融合器固定板上设置两个开孔,用于布置所述螺钉,其中,所述螺钉包括朝上方的第一螺钉以及朝下方的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钉道方向与水平面夹角30±5°上倾,且与矢状面平行;所述第二螺钉的钉道方向与矢状面成角45±5°外倾;并且,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侧面位置开设钉道孔,用于布置第三螺钉,所述第三螺钉的钉道方向与所述第二螺钉的钉道方向交叉且与矢状面成角45±5°外倾;所述第二螺钉以及所述第三螺钉的螺钉轨迹与水平面夹角35±5°下倾;

6、所述锁片中心点固定于所述融合器固定板,并可围绕中心点进行旋转。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片在融合器的放置过程中旋转至垂直于椎体终板的位置,且长度长于所述融合器主体与椎体接触面;

8、在融合器固定螺钉完成放置后,锁片旋转并固定于平行椎体终板的位置,其长度覆盖融合器固定螺钉进钉点。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背面具有贴合椎体外表面的生理弧度,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上下设置前凸缘,用于防止融合器在椎间隙沉陷;并且,所述融合器固定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下表面为球形接触面,用于贴合骶骨的上表面。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融合器主体和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相接处采用弹片卡槽固定。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下表面在接触骨质的位置处均有尖齿。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钉长度为25mm至35mm;所述第二螺钉以及所述第三螺钉的长度为40mm至55mm。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优点:

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通过特殊的钉道角度设计,将下位螺钉固定入骶骨翼中,同时添加防退钉旋转锁定装置,实现椎间融合器的固定,防止融合器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背面具有贴合椎体外表面的生理弧度,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上下设置前凸缘,用于防止融合器在椎间隙沉陷;并且,所述融合器固定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下表面为弧形接触面,用于贴合骶骨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和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相接处采用弹片卡槽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下表面在接触骨质的位置处均有尖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稳型alif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背面具有贴合椎体外表面的生理弧度,所述融合器固定板的上下设置前凸缘,用于防止融合器在椎间隙沉陷;并且,所述融合器固定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的非对称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婉茹陈赞张璨朱沙玺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