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储存,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抽水蓄能系统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目前两种常见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方式。其中,抽水蓄能系统是通过泵或者水轮机组对电能和水重力势能进行转换,以此来实现对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则是通过使用压缩机空气进行加压以及使用透平膨胀机对空气进行膨胀,进而实现对电能的存储。
2、然而在现有的储能系统中,通常很少利用抽水蓄能系统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技术原理上存在的共性,将两种储能系统进行集成在一起,进而提升单一形式储能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电能储能系统的灵活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包括:
3、抽水蓄能系统,包括第一输水管路;
4、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含多个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个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置于所述抽水蓄能系统的一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包括通过第一输气管路(203)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单元、储气库(205)以及膨胀机单元,其中所述储气库(205)通过第二输水管路(201)与所述抽水蓄能系统(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库(205)设有与所述第二输水管路(201)相连接的水管接口(2051),所述水管接口(2051)设置于靠近所述储气库(205)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包括通过第一输气管路(203)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单元、储气库(205)以及膨胀机单元,其中所述储气库(205)通过第二输水管路(201)与所述抽水蓄能系统(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库(205)设有与所述第二输水管路(201)相连接的水管接口(2051),所述水管接口(2051)设置于靠近所述储气库(205)的底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库(205)内设有柔性存储装置(2052),所述柔性存储装置(2052)与所述水管接口(205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之间通过第二输气管路(20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气管路(202)包括输气总管(2021)和两个输气支管(2022),所述输气总管(2021)的一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中的储气库(205)的相连通,另一端通过三通阀(2023)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输气支管(2012),两个所述输气支管(2012)分别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中的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以及膨胀机单元的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2023)为t型三通阀、l型三通阀或者直通型三通阀的其中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的新型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输气管路(202),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输气管路(202)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中的储气库(205)和位于下方的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中的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另一个所述第二输气管路(202)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子压缩空气储能系统(2)中的储气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美,雷肖,蔺新星,张志军,谢宁宁,丁若晨,钟声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