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22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属于管理嵌入式节点的分布式云平台领域,包括步骤:S1,搭建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至少包含两台及以上的云平台主备服务器;S2,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系统运行中,包括:当在实时动态数据同步时,将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云平台生成对应板卡芯片的虚拟代理,并通过虚拟代理实时广播芯片信息到所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器;当同步需要云平台落盘的静态数据时,云平台主节点通过rsync组件同步广播数据到所有备节点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纯软件的方式,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使用较简单少依赖的组件库的情况下实现动静态数据的实时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理嵌入式节点的分布式云平台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1、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由包含2台及以上服务器组成,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同步,目前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2、(1)借助分布式存储系统(etcd、redis)、或消息中间件(kafka)等实现数据同步、副本、数据一致性等功能;

3、(2)在服务器上搭建分布式数据库,借助分布式数据库已有的数据功能保障时间同步;

4、(3)搭建分布式服务共用的共享磁盘列阵,使用共享磁盘保存落盘数据;

5、(4)在平台服务中引入第三方数据同步相关的应用库,开发实现自定义的数据同步功能。

6、由于嵌入式云平台服务其ops(每秒操作数)有限,同步数据量有限,静态数据仅为嵌入式节所需的算法文件、应用文件和配置文件,动态数据仅为嵌入式节点实时板卡状态与任务状态等特点,方式(1)、方式(2)所需软件运维成本较高,极大增加云平台系统复杂度,并且占用一定的cpu和内存资源;方式(3)需要搭建共享磁盘,改变系统硬件架构,增加成本,并且无法充分利用服务器磁盘的存储资源,无法同步内存中的数据仅共享落盘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通过纯软件的方式,使用较简单少依赖的组件库的情况下实现应用于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3、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4、步骤s1,搭建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至少包含两台及以上的云平台主备服务器;

5、步骤s2,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系统运行中,包括:当在实时动态数据同步时,将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云平台生成对应板卡芯片的虚拟代理,并通过虚拟代理实时广播芯片信息到所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器;当同步需要云平台落盘的静态数据时,云平台主节点同步广播数据到所有备节点服务器。

6、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能够保障系统可处理异常故障和满足高可用需要。

7、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具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且管理多个嵌入式板卡芯片。

8、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后,包括子步骤:实时上报嵌入式板卡芯片的动态数据,所述动态数据包括状态数据和任务数据;同时同步在云平台上传的静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算法、应用和配置文件。

9、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长连接为tcp长连接。

10、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将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云平台生成对应板卡芯片的虚拟代理,具体包括子步骤:嵌入式板卡上报动态数据会在板卡上线后主动云平台建立长连接,建立长连接后云平台为板卡中每个芯片建立虚拟代理。

11、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通过虚拟代理实时广播芯片信息到所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器,具体包括子步骤:芯片的虚拟代理实时接收板卡芯片上报的动态数据,并采用grpc的方式广播到云平台服务器。

12、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当同步需要云平台落盘的静态数据时,云平台主节点同步广播数据到所有备节点服务器,具体包括子步骤: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以文件为单位,并采用linux系统的通用组件rsync将文件同步广播到所有备用云平台服务器。

13、进一步地,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实时同步具体包括增、删、改和查四种情况。

14、进一步地,当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时,当某台云平台服务器处于故障不可用时,包括子步骤:通过服务器恢复后对比推送静态数据。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专利技术非常适用于管理嵌入式节点的分布式服务架构,并通过纯软件的方式,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使用较简单少依赖的组件库的情况下实现动静态数据的实时同步;同时数据同步方式在云平台服务端,不需嵌入式节点增加数据同步业务逻辑;并且可满足分布式云平台服务器数量可弹性伸缩的高可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能够保障系统可处理异常故障和满足高可用需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具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且管理多个嵌入式板卡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后,包括子步骤:实时上报嵌入式板卡芯片的动态数据,所述动态数据包括状态数据和任务数据;同时同步在云平台上传的静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算法、应用和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长连接为TCP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将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云平台生成对应板卡芯片的虚拟代理,具体包括子步骤:嵌入式板卡上报动态数据会在板卡上线后主动云平台建立长连接,建立长连接后云平台为板卡中每个芯片建立虚拟代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通过虚拟代理实时广播芯片信息到所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器,具体包括子步骤:芯片的虚拟代理实时接收板卡芯片上报的动态数据,并采用grpc的方式广播到云平台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当同步需要云平台落盘的静态数据时,云平台主节点同步广播数据到所有备节点服务器,具体包括子步骤: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以文件为单位,并采用linux系统的通用组件rsync将文件同步广播到所有备用云平台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实时同步具体包括增、删、改和查四种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云平台落盘保存静态数据时,当某台云平台服务器处于故障不可用时,包括子步骤:通过服务器恢复后对比推送静态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能够保障系统可处理异常故障和满足高可用需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具有分布式云平台服务,且管理多个嵌入式板卡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后,包括子步骤:实时上报嵌入式板卡芯片的动态数据,所述动态数据包括状态数据和任务数据;同时同步在云平台上传的静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算法、应用和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长连接为tcp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云平台分布式高可用架构的动静态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将嵌入式板卡与云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云平台生成对应板卡芯片的虚拟代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伯高逸龙张宇帆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