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08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在传统构网型储能系统控制结构中的虚拟同步机模块引入储能自适应暂态支撑环路以控制储能系统注入功率实时改变为系统提供暂态稳定性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布的运行方案控制结构简单,参数调节方便,引入储能自适应暂态支撑环路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可以在系统发生暂态大信号扰动,保证系统在故障条件下稳定运行,避免因系统暂态失稳、新能源变流器同步失稳引发的新能源大规模脱网问题。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新能源场站暂态支撑效果最好的储能系统承担主导支撑作用,节约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应用,具体是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化石能源衰竭和气候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均采取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目的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2、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同一交流电网,这些新能源和交流电网共同构成多新能源馈入系统。新能源通过变流器并网显著改变了现代电网的动态特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新能源出力较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电网的电压质量等带来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增加,电网表现出低短路比特征,跟网型控制依赖公共耦合点电压反馈的同步方式决定其在弱电网或电网故障情况下极易发生自同步项与电网同步项的不平衡,从而带来了丧失同步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关联度分选器根据其接入的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场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构网型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综合计算暂态稳定性互作用系数,选择储能系统角速度反馈到有功功率参考值的分选放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稳定性互作用系数根据新能源场站接入电网的线路阻抗以及新能源场站注入电流计算新能源变流器的等效机械功率,得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压幅值Uoi,根据储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关联度分选器根据其接入的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场站之间的电气距离、构网型控制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综合计算暂态稳定性互作用系数,选择储能系统角速度反馈到有功功率参考值的分选放大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态稳定性互作用系数根据新能源场站接入电网的线路阻抗以及新能源场站注入电流计算新能源变流器的等效机械功率,得到储能变流器输出电压幅值uoi,根据储能系统并网电纳计算出储能系统相对于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分压系数,储能系统相对于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分压系数与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场站间电气距离成正比,与构网型控制变流器输出电压成反比的暂态稳定性互作用系数作为衡量储能系统对于新能源场站暂态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数值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暂态稳定性提升的构网型储能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储能系统角速度反馈到有功功率参考值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翔徐晨航陈武李强吕振华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