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和功耗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58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驱动集成电路U3集成有第一逻辑控制模块U2、LDO供电模块、预驱动模块和升降压电路U1;所述升降压电路U1包括第一开关K11、第二开关K12、第三开关K21、第四开关K22、第一比较器CMP1和第二比较器CMP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功耗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供电电路与驱动电路集成为一体,并加入升降压电路,大大拓宽驱动电路工作电压范围的下限,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采用多模工作模式,降低电路功耗,增长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驱动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和功耗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着电池供电在工业、农业、家电、消费电子等便携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如何延长设备待机时间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2、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bldc)驱动电路由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low dropout regulator;ldo)+预驱动器(predrv)构成,mcu控制predrv驱动电机;ldo的5v输出为mcu与predrv的低压部分供电;ldo的12v输出为predrv的驱动供电;predrv通过rsense电阻检测电机电流实现保护功能。

3、现有电池供电、bldc驱动技术的主要缺陷包括:1工作电压范围窄。例如采用5节电池供电,初始电压为21v,当电压降到12v,就无法保证ldo的12v正常工作,间接也影响bldc的驱动能力;2电流检测功耗大。功率p=i2rsense,i表示流过电阻rsen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集成电路U3集成有第一逻辑控制模块U2、LDO供电模块、预驱动模块、升降压电路U1和无损电流检测模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无损电流检测模块包括三级PMOS电流镜、比较器CMPA、比较器CMPB和比较器CMPC,三级PMOS电流镜的输入端包括NMOS管N7和MOS管P1,三级PMOS电流镜的输出支路包括并联的MOS管P2、MOS管P3和MOS管P4,放大器AMP2的同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相接,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与NMOS管N7的源极与电阻Rsense的一端的连接端相接,电...

【技术特征摘要】

1.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集成电路u3集成有第一逻辑控制模块u2、ldo供电模块、预驱动模块、升降压电路u1和无损电流检测模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无损电流检测模块包括三级pmos电流镜、比较器cmpa、比较器cmpb和比较器cmpc,三级pmos电流镜的输入端包括nmos管n7和mos管p1,三级pmos电流镜的输出支路包括并联的mos管p2、mos管p3和mos管p4,放大器amp2的同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相接,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与nmos管n7的源极与电阻rsense的一端的连接端相接,电阻rsense的另一端接地,nmos管n7的漏极分两路,一路与mos管p1的漏极相接,另一路与mos管p1的栅极、mos管p2的栅极、mos管p3的栅极和mos管p4的栅极的连接端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mos管n2的漏极与比较器cmpa的同相输入端之间、mos管n4的漏极与比较器cmpb的同相输入端之间、以及mos管n6的漏极与比较器cmpc的同相输入端之间,分别接有高压隔离电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预驱动模块包括结构相同的a相驱动电路、b相驱动电路和c相驱动电路,所述a相驱动电路包括高边驱动单元和低边驱动单元。

5.宽电压多模bldc驱动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晶格慧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