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块。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块,通常通过分别调制能够发出红、绿、蓝三色的发光结构的发光亮度,并使该三色光线组合来形成不同颜色的彩色的发光显示效果。
2、但是,此种方式下,其能够呈现的光线颜色色域受发光件发出的红、绿、蓝三色光线的波段限制,导致难以呈现部分颜色的显示效果。
3、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光件往往容易因发生老化而导致发出的光线的波段产生变化,导致在相同的调整方式下,显示模块显示的光线颜色出现色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其能够实现更广色域的显示效果,且显示效果受发光结构老化的影响小。
2、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包括:
4、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主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筒,所述第一筒设于所述第一壳主体上,所述第一筒具有第一通光孔,所述第一通光孔至少贯穿所述第一筒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主体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沿自所述第一筒向所述第二筒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设有至少一个贯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设置槽,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设置槽的槽底面,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槽内且连接于所述槽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沿自所述第一筒向所述第二筒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光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设有至少一个贯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对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设置槽,所述连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设置槽的槽底面,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槽内且连接于所述槽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筒,所述第一壳主体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设置槽,所述第一设置槽的所述槽底面间隔设有多个所述连通孔,各所述连通孔分别对应连通于各所述第一通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主体的厚度;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主体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三筒,所述第一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三筒与所述第一筒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二壳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筒的筒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三筒的外周、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四筒的外周以及所述第五筒的内壁围合形成环状隔音腔,所述环状隔音腔内设置有环状隔音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调控机构还包括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夹片以及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一夹片相对且螺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彩色透光盘部分被夹紧连接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第三夹片以及第四夹片,所述第三夹片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四夹片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孔,所述彩色透光盘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孔,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将所述第三夹片与所述第四夹片夹紧于所述彩色透光盘的两相对侧,且所述第一凸起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孔进入所述第一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片包括第一环状部、第二环状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环状部套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二环状部环绕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一环状部相间隔,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之间,至少所述第二环状部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四夹片包括第三环状部、第四环状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环状部套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外周,所述第四环状部环绕所述第三环状部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三环状部相间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环状部与所述第四环状部之间,至少所述第四环状部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夹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天杰,龚丹雷,左清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