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28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9
本申请提供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和修复功能区。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和光伏板,光伏板与支架可转动地连接;修复功能区包括设于光伏板下方的且依次排布的第一滴水区、遮挡区和第二滴水区,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均设置有固沙障,固沙障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低矮灌木;遮挡区所在区域内设置有草本植物。该修复系统能够改善光伏板下方风蚀现象,提高环境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治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1、一些地区具有发展大规模光伏发电的优势,是大型光伏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但荒漠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面临恶劣荒漠环境条件限制,比如:沙尘天气频繁、风沙活动强烈、植被稀疏等。其中荒漠地区发展光伏电站面临巨大的风沙(尘)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及寿命,严重制约荒漠光伏电站的发展。

2、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在荒漠光伏电站场区内,光伏板的设置使地表风场、风沙流场发生的空间上的差异性改变,造成风蚀、风积危害并发,而且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造成了光伏场区防沙治沙及生态修复难度增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光伏板间区域呈现明显积沙和输沙现象,是积沙沙害的重要区域;

4、(2)光伏板下区域具有明显风蚀现象,尤其是光伏板下沿区域是风蚀危害的重要区域;

5、(3)因光伏板的设置具有集雨作用,造成光伏板下沿形成滴水线,垂直于地表区域形成滴水区,该滴水区土壤具有明显的水分,更适宜植被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能够改善光伏板下方风蚀现象,提高环境治理效果。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包括:

4、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和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5、以及设于所述光伏板下方的且依次排布的第一滴水区、遮挡区和第二滴水区,所述第一滴水区和所述第二滴水区均设置有固沙障,所述固沙障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低矮灌木;所述遮挡区所在区域内设置有草本植物。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平行于所述光伏板的转轴的轴线,所述第一边缘在竖向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滴水区内或与所述第一滴水区的边界重叠;所述第二边缘在竖向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二滴水区内或与所述第二滴水区的边界重叠。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滴水区的宽度范围设置为0.5-1.0m。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设置为高度可调的结构。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基座、滑动杆和驱动器,所述基座用于固定于地层,所述基座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杆可滑动的插接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滑动杆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杆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滑动杆可转动的连接。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可滑动的配合的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滑动杆连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杆外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套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滑动杆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滑动杆在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固定;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12、所述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盘抵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内穿设有螺栓。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相邻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之间设置有依次排布的人行道、生态修复区和行车道,所述生态修复区种植有固沙灌木。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还包括输水管和滴灌管,所述输水管设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的侧部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滴灌管与所述输水管连通,所述滴灌管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滴灌管用于将水输送至第一滴水区、遮挡区和第二滴水区。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行道和行车道上均铺设有砾石层或碎石层。

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7、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将光伏板下方区域进行分区设置,使光伏板下方区域形成依次排布的第一滴水区、遮挡区和第二滴水区,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与光伏板的边缘对应,光伏板顶面流动的雨水汇集在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使得对应于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的土壤中具有更多的水分,更适宜植被生长。同时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所在区域因为光伏板倾斜时形成的地表风场和风沙场扰动,形成风蚀区,是防风固沙的关键区域,因此,通过在第一滴水区和第二滴水区设置固沙障,并且在固沙障围成区域内种植低矮灌木,合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能够有效抑制风蚀现象。并且,低矮灌木高度低,不易遮挡光伏板,不易影响光伏板发电。而遮挡区为光伏板下方的阴影区域,雨水不易到达该区域,该区域的地表有效降水比较少,土壤中的水分比较稀少,植物生长难度较大,通过种植草本植物,提高生存率,提高防风固沙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荒漠光伏电站防风固沙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春丽肖建华聂峰牛清河杨貌韩庆杰谢紫银宋凯刘屹泽宋潇逸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