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28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连接线、下底盘、上端盖、上底盘、限位圈、顶板和抵柱,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底盘,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底部设置有上底盘,所述上端盖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中部与上端盖内部是相通的,所述限位圈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部连接有抵柱,所述抵柱的贯穿在限位圈中。该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外部设置上端盖,能够有效的对该应变传感器本身起到防护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外部因素导致传感器受到碰撞的受损害情况,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应变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2、现有的高应变感应器在使用时安装后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1050212.8公开的一种应变传感器安装结构件。应变传感器有高精度的敏感电阻元件零件组成,其安装后使用如果不加以防护,就容易受到一些外力的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和信号的输出。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技术中在使用时安装后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连接线,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底盘,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底部设置有上底盘,所述上端盖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中部与上端盖内部是相通的,所述限位圈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中部连接有抵柱。

3、优选的,所述下底盘的尺寸与上底盘的尺寸相同,所述上端盖与上底盘为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与上底盘下方边缘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形状与连接线卡合匹配。

4、优选的,所述顶板为圆形设置,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限位圈和抵柱的直径。

5、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本体的顶端中部为凹陷设置,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凹陷处设置有感应区,所述感应区为凸起设置,所述上端盖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感应区直径的防护套。

6、优选的,所述下底盘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安装螺钉。

7、优选的,所述上底盘的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的端头设置有按压扣,所述下底盘的表面两侧对应处开设有与按压扣卡合尺寸匹配的暗扣槽。

8、优选的,所述抵柱的贯穿于限位圈中部,所述抵柱的端头两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致使抵柱端头在限位圈中的直径变大。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该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外部设置上端盖,能够有效的对该应变传感器本身起到防护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外部因素导致传感器受到碰撞的受损害情况,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安装在下底盘中,再通过对下底盘外壳以安装螺钉贯穿式安装,不仅可得到较为方便的安装方式,还可以避免直接在传感器上打孔安装受损的情况,上端盖底部设置于下底盘尺寸相同的上底盘,通过按压扣与暗扣槽将两者之间以按压的方式卡合在一起,使装置拆卸和安装能够更加的方便,传感器本体的感应区在顶部中间的位置,设置抵柱与感应区接触,上方装置通过与顶板接触,通过抵柱进行在传感器本体上感应区进行感应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1)、连接线(2)、下底盘(3)、上端盖(4)、上底盘(5)、限位圈(6)、顶板(7)和抵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2),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底盘(3),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端盖(4),所述上端盖(4)的底部设置有上底盘(5),所述上端盖(4)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圈(6),所述限位圈(6)的中部与上端盖(4)内部是相通的,所述限位圈(6)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面中部连接有抵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盘(3)的尺寸与上底盘(5)的尺寸相同,所述上端盖(4)与上底盘(5)为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4)与上底盘(5)下方边缘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形状与连接线(2)卡合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为圆形设置,所述顶板(7)的直径大于限位圈(6)和抵柱(8)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顶端中部为凹陷设置,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凹陷处设置有感应区(101),所述感应区(101)为凸起设置,所述上端盖(4)的内侧顶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感应区(101)直径的防护套(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盘(3)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安装螺钉(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盘(5)的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501),所述对接杆(501)的端头设置有按压扣(502),所述下底盘(3)的表面两侧对应处开设有与按压扣(502)卡合尺寸匹配的暗扣槽(5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柱(8)的贯穿于限位圈(6)中部,所述抵柱(8)的端头两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801),所述限位块(801)致使抵柱(8)端头在限位圈(6)中的直径变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本体(1)、连接线(2)、下底盘(3)、上端盖(4)、上底盘(5)、限位圈(6)、顶板(7)和抵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线(2),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底盘(3),所述传感器本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端盖(4),所述上端盖(4)的底部设置有上底盘(5),所述上端盖(4)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限位圈(6),所述限位圈(6)的中部与上端盖(4)内部是相通的,所述限位圈(6)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面中部连接有抵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盘(3)的尺寸与上底盘(5)的尺寸相同,所述上端盖(4)与上底盘(5)为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4)与上底盘(5)下方边缘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形状与连接线(2)卡合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为圆形设置,所述顶板(7)的直径大于限位圈(6)和抵柱(8)的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俊言欲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