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脱结构、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26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脱结构、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其中,防松脱结构包括两个夹板、多个拉紧杆以及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夹板并排设置,多个所述拉紧杆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以限制两个所述夹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板的顶端,所述安装板设有多个连接孔。本技术的防松脱结构、电芯模组以及电池,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镍片松脱,而且安装电芯模组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防松脱结构、电芯模组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圆柱电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使用,圆柱电芯一般装配成电芯模组进行使用,具体的,电芯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单元,电芯单元包括堆叠设置的多组电芯本体,电芯单元的两侧具有多个镍片,镍片焊接电芯本体的端面,起到电传导作用。

2、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冲击、振动等原因,容易出现镍片松脱的情况,进而导致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此外,电芯模组安装于电池的壳体内时,安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松脱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镍片松脱,而且安装电芯模组时更加方便。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防松脱结构的电芯模组。

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芯模组的电池。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包括:

5、两个夹板,并排设置;

6、多个拉紧杆,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以限制两个所述夹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7、两个安装板,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夹板的顶端,所述安装板设有多个连接孔。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中,组装电芯模组时,将若干个电芯单元,例如将两个电芯单元并排放置于两个夹板之间,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拉紧杆的长度方向,两个夹板抵紧两个电芯单元相背离的一侧即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由于两个夹板抵紧两个电芯单元相背离的一侧,且两个夹板通过拉紧杆拉紧,进而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减少各电芯本体之间出现相互移动而导致电芯单元两侧的镍片出现松脱的情况,而且夹板能够对镍片进行支撑,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镍片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镍片出现松脱,此外,夹板的顶端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位于电芯单元的上方,需要将电芯模组安装于电池的壳体内时,工作人员抓紧安装板,即可将电芯模组搬运至壳体内,搬运更加方便,且适用于壳体空间有限的情况,同时电芯模组的连接孔位于其顶端的安装板上,靠近壳体顶端的开口处,进而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电芯模组时,操作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好。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夹板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拉紧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上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拉紧杆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设有套孔并通过所述套孔套设所述拉紧杆。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离的端面对应所述连接孔设有凸部,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凸部。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端面均设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板的厚度方向。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同一个所述夹板上的所述加强条中,部分所述加强条水平延伸,部分所述加强条竖直延伸。

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模组,包括:

16、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

17、若干个电芯单元,夹持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所述电芯单元包括多组堆叠设置的电芯本体,每组所述电芯本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电芯单元的两侧均设有多个镍片,所述镍片与至少一组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焊接,所述夹板紧压靠近所述夹板的镍片。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通过采用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松脱结构,由于两个夹板抵紧两个电芯单元相背离的一侧,且两个夹板通过拉紧杆拉紧,进而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减少各电芯本体之间出现相互移动而导致电芯单元两侧的镍片出现松脱的情况,而且夹板能够对镍片进行支撑,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镍片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镍片出现松脱,此外,夹板的顶端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位于电芯单元的上方,需要将电芯模组安装于电池的壳体内时,工作人员抓紧安装板,即可将电芯模组搬运至壳体内,搬运更加方便,且适用于壳体空间有限的情况,同时电芯模组的连接孔位于其顶端的安装板上,靠近壳体顶端的开口处,进而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电芯模组时,操作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好。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单元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多个供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插入的插孔,两个所述支架相背离的端面于所述插孔的周侧均设有多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对应的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所述镍片设有供所述限位部穿过的让位口。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镍片对应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形成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设有贯穿的焊接口,所述焊接区的边沿呈圆弧形,且所述焊接区的边沿的圆弧中心线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中心线重合。

22、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括:

23、壳体,顶端开口设置;

24、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芯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板的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壳体侧壁的顶端通过紧固件连接;

25、盖体,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以封闭或者打开所述壳体的顶端。

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通过采用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模组,由于两个夹板抵紧两个电芯单元相背离的一侧,且两个夹板通过拉紧杆拉紧,进而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能够减少各电芯本体之间出现相互移动而导致电芯单元两侧的镍片出现松脱的情况,而且夹板能够对镍片进行支撑,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镍片变形,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镍片出现松脱,此外,夹板的顶端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位于电芯单元的上方,需要将电芯模组安装于电池的壳体内时,工作人员抓紧安装板,即可将电芯模组搬运至壳体内,搬运更加方便,且适用于壳体空间有限的情况,同时电芯模组的连接孔位于其顶端的安装板上,靠近壳体顶端的开口处,进而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电芯模组时,操作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好。

2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拉紧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上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拉紧杆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设有套孔并通过所述套孔套设所述拉紧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离的端面对应所述连接孔设有凸部,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端面均设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板的厚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夹板上的所述加强条中,部分所述加强条水平延伸,部分所述加强条竖直延伸。

7.一种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多个供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插入的插孔,两个所述支架相背离的端面于所述插孔的周侧均设有多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对应的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所述镍片设有供所述限位部穿过的让位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对应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面形成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设有贯穿的焊接口,所述焊接区的边沿呈圆弧形,且所述焊接区边沿的圆弧中心线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中心线重合。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拉紧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上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拉紧杆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绝缘隔板,所述绝缘隔板设有套孔并通过所述套孔套设所述拉紧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相背离的端面对应所述连接孔设有凸部,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松脱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相背离的端面均设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板的厚度方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荻严超群高金星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