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8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7
本技术涉及灭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外侧连接有电极网,所述舱体与电极网之间的空隙位置内嵌有等离子辉光放电区,所述舱体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舱体内孔边缘结构设置为圆角结构,且等离子辉光放电区的棱角设置为平整光滑且无尖刺的结构,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体接头,且该舱体接头与匹配的摄像头连接,并且摄像头的位置根据接头调整,所述摄像头连接设备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与显示屏相连接,本技术通过舱体内表面孔边缘的圆角化处理,改善了电荷堆积的现象,更利于舱体内,电极网和舱体间的放电均匀,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降低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灭菌器,具体为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


技术介绍

1、对医疗行业而言,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对医疗效果的可靠保证至关重要。作为目前国内医院普遍采用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其具有灭菌效果好,成本低,安全性高,节约时间等优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定剂量的过氧化氢气化,扩散到灭菌舱内。当过氧化氢气体接触微生物时,其会破坏微生物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从而实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2、目前市场上各灭菌设备厂商为保证灭菌效果,往往会采用更大剂量的过氧化氢。这为灭菌的效果带来了更高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过氧化氢残留增加的风险,反而对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为了解决过氧化氢残留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是采用高频的等离子电源,在舱体和电极网之间产生高频电场,通过对过氧化氢气体进行等离子化,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3、然而,过氧化氢等离子化的过程却要求十分苛刻,现有的舱体结构很难充分实现对过氧化氢气体的等离子化的变化。

4、故而,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优化舱体的结构或功能设计,进而实现充分的等离子化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该灭菌舱不仅具有传统灭菌舱具有的真空、注药、回风、浓度、测温等接口,同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舱体常出现的剧烈放电,不能方便观察辉光状态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外侧连接有电极网,所述舱体与电极网之间的空隙位置内嵌有等离子辉光放电区,所述舱体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摄像头。

3、优选的,所述舱体内孔边缘结构设置为圆角结构,且等离子辉光放电区的棱角设置为平整光滑且无尖刺的结构。

4、优选的,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体接头,且该舱体接头与匹配的摄像头连接,并且摄像头的位置根据接头调整。

5、优选的,所述摄像头连接设备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与显示屏相连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1、通过舱体内表面孔边缘的圆角化处理,改善了电荷堆积的现象,更利于舱体内,电极网和舱体间的放电均匀,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降低残留。

8、2、通过增加观察摄像头,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显示屏,适时查看等离子的实际过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持续调整等离子电源的供电强度,利于优化等离子的实际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外侧连接有电极网(2),所述舱体(1)与电极网(2)之间的空隙位置内嵌有等离子辉光放电区(3),所述舱体(1)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摄像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内孔边缘结构设置为圆角结构,且等离子辉光放电区(3)的棱角设置为平整光滑且无尖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上设置有舱体接头,且该舱体接头与匹配的摄像头(4)连接,并且摄像头(4)的位置根据接头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4)连接设备的控制系统,并通过控制系统与显示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外侧连接有电极网(2),所述舱体(1)与电极网(2)之间的空隙位置内嵌有等离子辉光放电区(3),所述舱体(1)的底端外侧安装有摄像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灭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内孔边缘结构设置为圆角结构,且等离子辉光放电区(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跃峰郭磊谷垒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