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LED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9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LED路灯,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多个LED灯模块、日光感应器、灯光感应器,以及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LED灯发光时间长短,从而调整LED灯的亮暗,实现节能减排。(*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LED路灯,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人类的碳排放主要是在工业和生活中使用煤和石油制品造成的,煤是最大碳排放产品,煤的最大用户是发电厂,人类的现代生活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碳排放也越来越大,要减排就必须少用电,因此,最好是使用节能省电的产品,并逐步淘汰高耗用电设施。公共建设最大用电设施是路灯,随着国内道路的新建和升级换代,每年政府在路灯电费的开支增加远超过GDP增加的比例,也意味着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增速超过了GDP的增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适应
技术介绍
需要,节能省电的智能LED路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智能LED路灯,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多个LED灯模块、日光感应器、灯光感应器,以及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模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市电供电,上述供电模块包括市电、变压镇流,市电经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太阳能供电,上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变压镇流,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变压镇流,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市电、太阳能供电,上述供电模块包括市电、太阳能板、蓄电池、变压镇流,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变压镇流,市电连接变压镇流,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多个LED灯模块形成灯头的发光光源,当日光感应器感应到日光指数低于设定数值时,即天黑了,微处理器发出信号控制灯头以1/3功率发光,灯光感应器接收到来自一定距离内移动车辆的灯光,微处理器根据所在道路的车辆速度延时启动灯头以2/3和全功率发光,并在车辆离去以后延时1-2秒分别将灯头发光功率降低至2/3和1/3功率。在日光感应器感应到日光指数高于设定数值时,即天亮了,微处理器发出信号让灯头全部熄灭。本技术由于设有微处理器,故能够做到智能控制,路灯功率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在没有车辆通过时路灯处于最节电的1/3功率输出状态,在探测到车辆到达一定距离时路灯处于2/3功率输出状态,在车辆即将到达路灯照射范围时路灯处于全功率输出状态。当车辆离开时,微处理器延时1-2秒后控制路灯分别处于2/3功率输出状态和1/3功率输出状态。可见,本技术通过调整LED发光时间长短调整LED灯的亮暗,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使用市电供电的本技术比传统路灯省电约45%,若车流量越少,省电越多,因此用在国道以下公路将非常合适。而这种LED路灯的造价仅比传统路灯造价增加50%,理论上增加的投入可在这种路灯一年内节省的电费中收回。更重要的是这种LED路灯可以比传统路灯减少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本技术是零能耗零排放的全绿色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路方框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灯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应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六个LED灯模块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细节: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微处理器1,分别与微处理器1连接的六个LED灯模块2、日光感应器3、灯光感应器4,以及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市电220V、太阳能板24V、24V蓄电池、变压镇流,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变压镇流,市电连接变压镇流,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如图2、图3所示,六个LED灯模块2和微处理器1均设置在灯头5内。六个LED灯模块2,其每一个LED灯模块2包括十五个互相串联的LED灯6和LED恒流驱动芯片7,微处理器1经LED恒流驱动芯片7驱动该十五个互相串联的LED灯6。灯头5设有内凸弧面铸铝灯罩9,六个LED灯模块2,其每一个LED灯模块2的十五个互相串联的LED灯6和驱动芯片7用贴片方式安装在一条铝基板8上,六条铝基板8并排与内凸弧面铸铝灯罩9接触安装,使六个LED灯模块2安装成6个不同发光角,使光源形成一个长条形光带沿路面方向铺展,六条铝基板8与铸铝灯罩9尽量大面积接触安装,使LED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给外灯罩并散发出去。微处理器1与铸铝灯罩9之间留有空隙,尽量不让LED模块2产生的热量传到微处理器1中来。LED恒流驱动芯片7接受60V输入电压,正常情况下它输出50V/350mA给15个串联的LED灯,每个LED灯平均承受350毫安电流和3.3伏的电压,输出功率约为1瓦。如图4所示,太阳能板10设置在灯杆11顶部,蓄电池12设置在灯杆11的底部。灯光感应器4包括一个光电感应芯片,设置在灯杆11的下部,日光感应器3包括另一个光电感应芯片,设置在灯头5的上部。灯杆11高为6米,两灯杆间距为14米,灯头5灯光沿道路长度方向13有效照亮长度为30米,道路宽度方向照亮为14米,在晚上无车通过时灯头5以1/3功率输出工作,假定道路限速60公里/小时,汽车14以16.6米/秒速度前进,设定光电感应芯片4感应车灯距离为80米,则从发现汽车14至汽车14到达的时间约为5秒,5秒时间内驾驶员来得及对道路的障碍物做出反应,在5秒内使路灯分别用2/3功率和全功率工作,可在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路灯消耗的能源。综上所述,对本技术实施例再详细描述如下:灯头发光部分:由90个LED灯和驱动芯片组成6个LED灯模块,每个模块15个LED灯和1个驱动芯片,每个LED灯1瓦,该6个模块均由信号微处理器控制。二个不同的光电感应芯片:一个是日光光电感应芯片,装设在灯头上部,感应到日-->光指数趋于零时自动中断给微处理器的信号,另一个是车灯光电感应芯片,装设在灯杆下部约0.5米高处,灯光光电感应芯片接收来自50-100米距离内移动车辆的灯光,可根据所在道路的限速要求确定光电感应强度,例如限速60公里/小时其感应距离设为80米,50公里/小时及以下其感应距离设为50米,当车辆到达设定距离时该芯片即感应到来车灯光并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送到信号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它具有信号拾取,多回路输出和延时分级触发功能。日光感应芯片感应到日光指数低于设定数值时,发送信号0001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收到这一信号后,触发芯片内电流开关指令a01,同时触发灯光感应芯片开始工作,开关a同时通过频道a1-a6发送指令a01给6个LED模块上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收到这a01指令后,以1/3功率的电流驱动LED模块以状态一工作,如图5上部所示。当日光感应芯片感应到日光指数高于设定数值时,发送信号0011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收到这一信号后,触发芯片内电流开关指令a00,开关a发出a00指令给6个LED模块上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关闭LED模块的电流,同时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灯光感应芯片,使灯光感应芯片停止工作。灯光感应芯片在工作状态下,感测到设定的车灯光强数值,发送信号0101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收到这一信号后,触发芯片内电流开关指令a02,开关a同时通过频道a1-a6发送指令a02给6个LED模块上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收到a02指令后,以2/3功率的电流驱动LED模块以状态二工作,如图5中部所示。在状态二工作2-4秒后,根据所在道路限速标准决定,微处理器发送开关指令a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2/201020026829.html" title="一种智能LED路灯原文来自X技术">智能LED路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LED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多个LED灯模块、日光感应器、灯光感应器,以及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LED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多个LED灯模块、日光感应器、灯光感应器,以及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市电、变压镇流,市电经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变压镇流,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变压镇流,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市电、太阳能板、蓄电池、变压镇流,太阳能板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变压镇流,市电连接变压镇流,变压镇流输出直流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灯杆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硅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