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68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2
本技术属于放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和MOSFET场效应管Q1,电阻R1一端电性连接IC1正向输入端,电阻R2一端电性连接IC1反向输入端,电阻R2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性连接IC1输出端,电阻R3一端电性连接IC1输出端,电阻R3另一端电性连接Q1栅极G,电阻R5一端电性连接Q1栅极G,电阻R5另一端电性连接Q1源极S,电阻R4一端电性连接IC1反向输入端,电阻R4另一端电性连接Q1源极S,电容C2一端电性连接IC1反向输入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一端电性连接Q1源极S,电阻R6另一端接地。本技术放电速度更快,放电更彻底,功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放电,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电池芯的英文名cell,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电池芯由正极、隔膜、负极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加装保护电路板就组成了二次充电电池。

2、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大的阶段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也有只区分前、后两段的,主要分界点是注液环节。注液前的“电池”称之为电池芯,其内部还没有电解液,不能实现储能,只是由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经过卷绕或叠片形成新结构,然后装壳。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电池芯的正负极之间进行短路检测,防止隔膜受损或折皱产生内部短路和边缘放电。

3、电池安全关系到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的安全使用,同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电池芯短路测试围绕电池安全标准要求,将正负极或隔膜缺陷提早发现,避免在注液激活后发生短路起火等危险故障。注液前电池芯相当于一个电容结构,既有mω级绝缘电阻,也有电容器件的储能作用。短路测试需要先将高压能量充入电池芯,让电池芯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将能量释放出来,根据q=u*c公式,q表示给电池芯充入的电能量,u表示充到的最大电压值,c表示电池芯的电容值,充电电压越高、电容值越大的电池芯,可以储存的能量越多。为了不影响电池芯生产流转和下一个工艺流程安全,其内部的高压能量应该在短路测试结束后立即彻底泄放。

4、目前电池芯放电的常规办法是,用高压继电器与大功率电阻串联,放电时就将电阻切入电池芯两端,电池芯正、负极通过放电电阻连通,通过电阻发热将电池芯内部的高压能量消耗完成放电。如果被测电池芯电容值比较小,则上述办法没有问题,如果容量比较大,则需要很长的放电时间,而且在产线上时间要求严格,经常出现放电不彻底,电池芯带有残余能量流入下一个工艺流程,导致下一个工艺流程或操作人员带电操作,威胁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另外,电阻需要功率大、耐压值高(一般>1000v,或者多电阻串联分压)、寿命长等要求;放电电阻功率较大,如1000v条件下的放电电流瞬间很大,电池产线每天测试次数几千、上万次,相当于放电电阻持续在高压态下工作发热,功率要求很高,一般要预留50%冗余设计。符合上述条件的电阻体积较大、价格较高,加工工艺复杂,可靠性和成本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ic1和mosfet场效应管q1,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3、优选的,恒流放电基准信号vin输入电阻r1的另一端,hv信号输入q1的漏极d,hv信号是施加在电池芯被测两端的电压值。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5、本技术设计了一套新的电路结构,可以应用到电池芯短路测试设备中,有效的解决电池芯短路测试后高压快速彻底的泄放,更好的适应电池生产测试的要求。本技术实现的恒流放电技术,不需要耐压值高、功率大的电阻,而是充分利用mosfet的输出可变电阻区特性,再将放电电流反馈给mosfet控制端,实现电压下降但电流恒定的放电效果,速度更快,放电更彻底,功耗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器IC1和MOSFET场效应管Q1,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Q1的源极S,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恒流放电基准信号Vin输入电阻R1的另一端,HV信号输入Q1的漏极D,HV信号是施加在电池芯被测两端的电压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芯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算放大器ic1和mosfet场效应管q1,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ic1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q1的栅极g,电阻r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q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超朱文营李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艾诺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