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传统隧道施工中,多采用在开挖面附近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拱架并喷射混凝土,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其自承能力。在完成隧道上部挖掘后搭设拱架时在接头下垫设有用于防止下部爆破时损坏接头的混凝土垫板,喷射混凝土时,在垫块以及接头周围用砂石隔离。隧道下部挖掘后需对上半部拱架接头部分混凝土先进行爆破再人工敲打以便于使拱架接头露出,根据上半部拱架的搭设进行性下半部拱架的施工,由于爆破或人工敲打无法精准控制,拱架接头下方混凝土垫块保护有限,露出的拱架接头往往受到损伤,边角上弯曲使得两榀拱架拼接困难,且人工敲打消耗人力费时影响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能有效保护拱架接头并能快速拆装的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顶板(A)与侧板(B)之间、侧板(B)与底板(C)均设置为铰接,所述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能合围呈与拱架(3)接头形状匹配的匚型结构;所述顶板(A)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有与拱架(3)配合的矩形开口;所述侧板(B)中部设有肋板(1)用于与拱架(3)接头的侧面抵接;所述底板(C)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拉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为矩形钢板。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顶板(a)与侧板(b)之间、侧板(b)与底板(c)均设置为铰接,所述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能合围呈与拱架(3)接头形状匹配的匚型结构;所述顶板(a)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有与拱架(3)配合的矩形开口;所述侧板(b)中部设有肋板(1)用于与拱架(3)接头的侧面抵接;所述底板(c)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拉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a)、侧板(b)以及底板(c)为矩形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隧道拱架接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a)、底板(c)长宽与拱架(3)接头长宽匹配,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兵,熊军,王福海,李勇,姚清山,欧阳云峰,范海英,朱丹,游勇,甘宇,何飞兰,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