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伏复合板、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光伏复合板、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37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7
本申请适用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光伏复合板、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光伏复合板包括玻纤涂料层,所述玻纤涂料层包括玻璃纤维布和树脂粉末涂料;所述玻璃纤维布与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质量比为1:3~1:50;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80~90质量份的基体树脂、10~20质量份的固化剂、1~10质量份的助剂;其中,所述玻纤涂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预复合工艺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均匀地涂布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采用热压工艺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熔融;再进行降温冷却,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粘附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得到所述玻纤涂料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复合板、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将纤维布和涂料粉末作为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可以解决光伏组件轻量化以及防火性能等问题。但是封装材料中,粉末占比较少时,不易将纤维布完全浸没,会导致纤维布外露吸水,从而使水汽进入光伏组件内部。而且粉末占比较少,容易使封装材料厚度较低,最终导致1000v及以上系统电压光伏组件复合前板或复合后板单层材料厚度较低,如果复合前板或复合后板单层材料的厚度小于150微米,难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此外,如果粉末占比较大容易导致粉末无法流平,在层压过程中易造成复合板材厚度不均匀现象,最终影响光伏组件的外观及力学性能。

2、基于此,如何通过纤维布和涂料粉末制备厚度较高且厚度均匀的光伏复合板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复合板、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中,粉末占比较大容易导致粉末无法流平,易造成光伏复合板材的厚度不均匀、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复合板,包括玻纤涂料层,所述玻纤涂料层包括玻璃纤维布和树脂粉末涂料;

3、所述玻璃纤维布与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质量比为1:3~1:50;

4、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5、80~90质量份的基体树脂、10~20质量份的固化剂、1~10质量份的助剂;

6、其中,所述玻纤涂料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7、采用预复合工艺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均匀地涂布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

8、具体而言,首先使用撒粉机把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均匀的撒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把上述材料传送到复合机前端加热区进行热压使树脂熔融或半熔融,然后经过一对压辊压合使树脂粘附在玻璃纤维布上,再进入到复合机冷却端对树脂冷却降温成型,最后出来的产品为半透明或透明的玻璃纤维布预浸料。

9、采用热压工艺将涂布有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所述玻璃纤维布进行热压,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熔融;

10、对熔融有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所述玻璃纤维布进行降温冷却,使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粘附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得到所述玻纤涂料层。

1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受光面封装层、第一封装胶膜层、电池串、第二封装胶膜层和背光面封装层;

12、其中,所述受光面封装层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复合板。

13、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将受光面封装层、第一封装胶膜层、电池串、第二封装胶膜层和背光面封装层依次铺设,并进行层压,得到所述光伏组件;

15、其中,所述受光面封装层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复合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7、本申请的光伏复合板中,玻纤涂料层中树脂粉末涂料占比较大,使树脂粉末涂料完全包裹玻璃纤维布,避免因玻璃纤维布吸水使水分进入光伏复合板内,提高光伏复合板的防水性能;树脂粉末涂料占比较大还提高了玻纤涂料层的厚度,从而提高光伏复合板的力学性能;而且树脂粉末涂料中的固化剂,使基体树脂在玻璃纤维布上进行交联固化,进一步提高光伏复合板的力学性能。此外,本申请先通过预复合工艺将树脂粉末涂料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使树脂粉末涂料均匀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有利于形成厚度均匀的光伏复合板;再通过热压工艺进行热压,树脂粉末涂料在玻璃纤维布上熔融,也利于形成厚度均匀的光伏复合板。本申请的光伏复合板厚度较高且厚度均匀,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本申请的光伏复合板应用于光伏组件中,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纤涂料层,所述玻纤涂料层包括玻璃纤维布和树脂粉末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平均粒径为10~1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的克重为20-200g/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选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的环氧当量为500~700g/eq,玻璃化温度为50~70℃,软化点温度为9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的折射率为1.20-1.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用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及偶联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工艺中,加热温度为100~130℃,加热时间为2~10分钟,压力为-0.02~-0.08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玻纤涂料层复合一体的氟膜和粘结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膜的硬度为1H~5H。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膜的厚度为25~100μ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膜的原料包括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结构呈矩阵排列,所述凸部结构呈矩阵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结构呈矩阵排列,相邻凸部结构之间具有间隙,且各间隙互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结构的底部形状为正方形;

1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受光面封装层、第一封装胶膜层、电池串、第二封装胶膜层和背光面封装层;

18.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压过程中,加热温度为140~170℃,加热时间为20~40分钟,压力为-0.02~-0.08Mp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纤涂料层,所述玻纤涂料层包括玻璃纤维布和树脂粉末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粉末涂料的平均粒径为10~15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的克重为20-200g/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选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的环氧当量为500~700g/eq,玻璃化温度为50~70℃,软化点温度为9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的折射率为1.20-1.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用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及偶联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工艺中,加热温度为100~130℃,加热时间为2~10分钟,压力为-0.02~-0.08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复合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裕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