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09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采用发酵罐作为单位发酵单元,将多个发酵罐放置在传输床上按序进行加工,在传输床上按序设置有初步混料区、好氧发酵区、过渡混料区和黄腐酸生成区;发酵罐承载发酵原料在传输床上依次经过初步混料区进行初步混料,经过好氧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经过过渡混料区进行再次加料,最后在黄腐酸生成区生成目标产物黄腐酸;采用发酵罐作为单位发酵单元,将多个发酵罐放置在传输床上按序进行加工,多个发酵罐按序成产黄腐酸有机肥,形成连续性生产,实现黄腐酸有机肥产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料加工,具体为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秸秆糖化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生产五碳糖和六碳糖,是秸秆高值利用生产聚乳酸、燃料乙醇的重要步骤,糖化渣由于木质素含量较高,可以生产黄腐酸,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的充分高效利用。黄腐酸分子具有苯环及多类杂环结构并含有较多的羧基、羟基、酰胺基等活性基团,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络合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推广与应用。目前植物源黄腐酸生产有两种方法:一是微生物发酵法,即在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下使有机质转化为包括生化黄腐酸在内的腐殖酸类活性物质。现有技术对好氧黄腐酸发酵中氮源种类、秸秆粉碎度对发酵过程温度、含水率、ph和微生物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利用玉米秸秆产黄腐酸菌株进行筛选。通常采用接种外源微生物菌剂或漆酶等木质素分解酶进行强化,但微生物发酵耗时较长,生产速率较低。二是化学法,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分解制备氧化黄腐酸(ofa),制备速率较快,能量投入较高,在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化学法生产的黄腐酸肥养分不均衡,后续利用需要混配其他矿质肥料。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16514611b,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制糖残渣和沼气工程沼渣混合原料,将微生物发酵法与化学催化氧化法相结合,以沼渣作为氮源,调节物料养分平衡,提高黄腐酸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黄腐酸肥养分均衡度,充分发挥农业废弃物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黄腐酸的加工步骤包括从加料混合、好氧发酵、在过渡区加料及在黄腐酸生成区出料的步骤,虽然在生产效率上得到提升但现由于加工区域较多难以形成连续性生产,导致无法达到产量化生产,为此提出一种黄腐酸有机肥的连续性加工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

3、步骤1:采用发酵罐作为单位发酵单元,将多个发酵罐放置在传输床上按序进行加工,在所述传输床上按序设置有初步混料区、好氧发酵区、过渡混料区和黄腐酸生成区;

4、步骤2:所述发酵罐承载发酵原料在所述传输床上依次经过所述初步混料区进行初步混料,经过所述好氧发酵区进行好氧发酵,经过所述过渡混料区进行再次加料,最后在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生成目标产物黄腐酸;

5、更为具体的,将玉米秸秆经过揉搓经稀碱预处理得到的高纯度木质素糖渣与沼渣在发酵罐内按质量比为3:2的比例混合,其中糖化渣总木质素含量为60%,沼渣全氮含量为1.5%;调整混合物料碳氮比为30:1,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为55%,ph为6.5-7,加入混合物料湿重的0.5%添加聚丙烯酸钠,加入混合物料鲜重的2‰白腐真菌,加入混合物料鲜重1.5‰的漆酶(酶活≥0.5u/mg),混合后,得到堆肥原料,启动发酵罐上的搅拌桨组件进行工作,转速调整为0.3r/min,发酵罐位于所述传输床上,被传输床运输至所述初步混料区,每天补充一次堆肥原料,堆肥原料填充率60%,保持物料填充率不变;

6、传输床继续将发酵罐运输至所述好氧发酵区,在好氧发酵区堆肥原料进行连续微好氧堆肥,正压通风速率为0.1l/(min·kg),停留时间为9天,得到初级堆肥;

7、传输床继续将发酵罐运输至过渡混料区,在过渡混料区内向初级堆肥中添加催化剂和氧化剂并动态混合,添加剂按补充物料量的质量百分含量计,具体为:催化剂为亚硫酸铵15%,氧化剂为氧化铁1.5%,停留1天,得到含添加剂的物料;

8、传输床继续将发酵罐运输至黄腐酸生成区,将混合物料进行催化氧化;催化氧化采用变温变压方式,具体为:初始加热温度95℃,初始压力1个标准大气压(即0.1mpa);反应4小时后升温至100℃,同时压力升高至3个标准大气压(即0.3mpa)保持4小时;保存4小时后升温至105℃,同时压力升高至6个标准大气压(即0.6mpa)保持4小时后,泄压至1个标准大气压,然后停止加温,温度下降至95℃;以上述的变温变压过程为一个循环,循环3次,得到黄腐酸肥;

9、传输床继续将发酵罐运输出黄腐酸生成区。

10、采用发酵罐作为单位发酵单元,将多个发酵罐放置在传输床上按序进行加工,多个发酵罐按序成产黄腐酸有机肥,形成连续性生产,实现黄腐酸有机肥产量化生产。

11、优选的,所述传输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链轮组,位于前后端的链轮组之间设置有传输链,所述传输链上均匀连接有传输辊,所述床架的下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链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工作,带动所述传输链传动,所述传输链传动带动所述传输辊传动,所述传输链传动在传动过程中所述链轮组随之转动,保持所述传输链传动稳定性,实现对所述发酵罐的有序运输。

12、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固定连接在所述床架的下侧,所述连接外壳内设置有驱动轮组,所述传输链与所述驱动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外壳的外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组的轮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所述驱动轮组转动,所述驱动轮组转动带动所述传输链传动,所述连接外壳对驱动电机及驱动轮组起到承托固定作用,此种布局方式使得所述传输床整体占地面积小,传动工作稳定。

13、优选的,所述初步混料区、所述好氧发酵区、所述过渡混料区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均由匚形外壳围合而成,所述匚形外壳与所述床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匚形外壳便于所述发酵罐的转入和转出。

14、优选的,所述初步混料区、所述好氧发酵区和所述过渡混料区的匚形外壳上壁均连接有加料管,所述好氧发酵区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的匚形外壳上壁分别连接有通风管和正压气管,所述加料管的设置便于向所述发酵罐内加料,所述通风管用于制造所述好氧发酵区的通风环境,所述正压气管用于调整所述发酵罐内的压力变化,上述设置进一步为加工生产黄腐酸有机肥提供便利的连续性操作工序。

15、优选的,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的匚形外壳左右侧开口端均设置有弹性挡门,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的匚形外壳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弹性挡门在外力作用下打开,在无外力作用下恢复形变而关闭,所述发酵罐进入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的匚形外壳内,空间相对封闭,易于进行加压和加温等操作。

16、优选的,所述弹性挡门由对称设置的两片弹性橡胶板组成,弹性橡胶板的一端端部与所述黄腐酸生成区的匚形外壳开口端固定连接,对称的弹性橡胶板的另一端端部接触,所述发酵罐在随所述传输辊移动至所述弹性挡门时,两片弹性橡胶板在所述发酵罐进入时被其推开,所述发酵罐完全进入后,两片弹性橡胶板恢复形变而关闭。

17、优选的,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和与所述罐体相适配的罐盖,所述罐盖上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搅拌桨组件,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外部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罐盖上开设有加料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床(2)包括床架(201),所述床架(201)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链轮组(202),位于前后端的链轮组(202)之间设置有传输链(203),所述传输链(203)上均匀连接有传输辊(204),所述床架(2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链(203)转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外壳(205),所述连接外壳(205)固定连接在所述床架(201)的下侧,所述连接外壳(205)内设置有驱动轮组(206),所述传输链(203)与所述驱动轮组(206)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外壳(205)的外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组(206)的轮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混料区(3)、所述好氧发酵区(4)、所述过渡混料区(5)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均由匚形外壳围合而成,所述匚形外壳与所述床架(201)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混料区(3)、所述好氧发酵区(4)和所述过渡混料区(5)的匚形外壳上壁均连接有加料管(7),所述好氧发酵区(4)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的匚形外壳上壁分别连接有通风管(8)和正压气管(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的匚形外壳左右侧开口端均设置有弹性挡门(10),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的匚形外壳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可视窗(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门(10)由对称设置的两片弹性橡胶板组成,弹性橡胶板的一端端部与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的匚形外壳开口端固定连接,对称的弹性橡胶板的另一端端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包括罐体(101)和与所述罐体(101)相适配的罐盖(102),所述罐盖(102)上设置有搅拌电机(103),所述搅拌电机(103)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搅拌桨组件(104),所述罐体(10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外部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罐盖(102)上开设有加料孔(105),所述加料孔(105)处卡接有封闭盖(106),所述封闭盖(106)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罐体(101)的上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201)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传输链保护板(12),所述传输链保护板(12)位于所述传输链(203)的上侧,多个所述匚形外壳均固定连接在所述传输链保护板(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外壳与所述传输链保护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L形加固杆(13)。

...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床(2)包括床架(201),所述床架(201)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链轮组(202),位于前后端的链轮组(202)之间设置有传输链(203),所述传输链(203)上均匀连接有传输辊(204),所述床架(2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链(203)转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外壳(205),所述连接外壳(205)固定连接在所述床架(201)的下侧,所述连接外壳(205)内设置有驱动轮组(206),所述传输链(203)与所述驱动轮组(206)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外壳(205)的外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组(206)的轮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混料区(3)、所述好氧发酵区(4)、所述过渡混料区(5)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均由匚形外壳围合而成,所述匚形外壳与所述床架(201)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腐酸有机肥的加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混料区(3)、所述好氧发酵区(4)和所述过渡混料区(5)的匚形外壳上壁均连接有加料管(7),所述好氧发酵区(4)和所述黄腐酸生成区(6)的匚形外壳上壁分别连接有通风管(8)和正压气管(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腐酸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田利郎文培付春高晓东王丽杰宋晓峰鲁成凯徐伟栋张连晓牛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