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94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1
提供一种将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为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优异、刚性高的薄膜。其为以极耳引线粘接层、中间层以及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顺序层叠的、至少由3层形成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相对于中间层100质量%,丙烯均聚物的含有比例为50~100质量%,选自由丙烯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的共聚物、以及酸改性聚丙烯组成的组中的丙烯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为0~50质量%。极耳引线粘接层为酸改性聚丙烯,外包装材料粘接层为所述丙烯系树脂。在此,所述酸改性聚丙烯的依据JIS K 7121测定的熔点为140℃~150℃,依据JIS K 7210‑1在230℃以及2.16kg载荷下测定的MFR为5.0~15g/10分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由外包装材料外包的电池中将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


技术介绍

1、极耳引线例如是用于从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容器等中使用的电池单元内部取电的引线。近年来,层压型的锂离子电池及电容器要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池容量的大型化以及输出的增大。在这样的层压型的电池及电容器中,为了确保极耳引线周围的密封性、耐电解液性、绝缘性等,已知使用将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

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金属端子部密封用粘接性薄膜,示出了如下的构成:该薄膜为与金属端子抵接的层由酸改性聚烯烃层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的聚烯烃薄膜,且该聚烯烃薄膜的至少一个层含有填充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扁平型电化学电池单元金属端子部密封用粘接性片材,示出了如下的构成:该片材用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覆盖了由分散有绝缘性颗粒的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绝缘性颗粒分散层的两个表面。示出了通过使用专利文献1的薄膜以及专利文献2的片材,能够防止包装体的由铝等金属箔形成的阻隔层与金属端子的短路而以稳定的状态密封,水蒸气阻隔性等也优异。

3、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端子粘接用胶带,其由在丙烯系树脂中配混有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组合物形成,且具有交联结构,示出了使用活性能量射线来构建发挥防短路效果的交联结构。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4825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87628号公报

<p>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63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随着锂离子电池及电容器的电池容量的大型化及输出的增大,极耳引线的形状厚、宽幅化,为了应对由此造成的发热,要求耐热性高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另外,为了在保持密闭性的同时以稳定的状态将这样的厚的、已宽幅化的极耳引线固定于外包装材料,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不仅要求柔软性,还要求刚性。即,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除了以往的极耳引线周围的密封性、耐电解液性、绝缘性等以外,还要求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和高刚性。专利文献1~3的粘接性薄膜等虽然起到防止与金属端子的短路效果,但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和刚性不充分。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为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优异、刚性高的薄膜。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本专利技术人等对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的层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设置以极耳引线粘接层、中间层以及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顺序层叠的、至少由3层形成的层叠薄膜,使用以丙烯均聚物为主成分的中间层,并由特定的树脂构成各粘接层,可以制成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优异、刚性高的薄膜。

6、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1]~[7]。

7、[1]一种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在由外包装材料外包的电池中将所述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所述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为以极耳引线粘接层、中间层以及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顺序层叠的、至少由3层形成的层叠薄膜,

8、相对于中间层100质量%,丙烯均聚物的含有比例为50~100质量%,选自由丙烯与乙烯或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α-烯烃的共聚物、以及酸改性聚丙烯组成的组中的丙烯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为0~50质量%,极耳引线粘接层为酸改性聚丙烯,外包装材料粘接层为所述丙烯系树脂,

9、其中,所述酸改性聚丙烯的依据jis k 7121在氮气流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的熔点为140℃~150℃,依据jis k 7210-1在230℃以及2.16kg载荷下测定的mfr为5.0~15g/10分钟。

10、[2]根据[1]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中间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为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

11、[3]根据[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丙烯均聚物的依据jis k7121在氮气流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的熔点为160℃~165℃,依据jis k 7210-1在230℃以及2.16kg载荷下测定的mfr为2.0~9.5g/10分钟。

12、[4]根据[1]~[3]的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为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或者所述酸改性聚丙烯。

13、[5]根据[1]~[4]的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所述酸改性聚丙烯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

14、[6]根据[1]~[5]的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的总厚度为100~500μm,中间层的厚度为所述总厚度的40%~70%。

15、[7]根据[1]~[6]的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对于通过t模头挤出成形法成形为厚度100μm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依据jis k 6251-1,在23℃50%rh环境下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测定的10%伸长时的载荷为23~31n/10mm。

16、专利技术的效果

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电解液性优异、刚性高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在由外包装材料外包的电池中将所述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中间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为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丙烯均聚物的依据JIS K7121在氮气流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的熔点为160℃~165℃,依据JIS K 7210-1在230℃以及2.16kg载荷下测定的MFR为2.0~9.5g/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为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或者所述酸改性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所述酸改性聚丙烯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的总厚度为100~500μm,中间层的厚度为所述总厚度的4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对于通过T模头挤出成形法成形为厚度100μm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依据JIS K 6251-1,在23℃50%RH环境下以2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测定的10%伸长时的载荷为23~31N/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在由外包装材料外包的电池中将所述外包装材料与极耳引线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中间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为丙烯与乙烯的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丙烯均聚物的依据jis k7121在氮气流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的熔点为160℃~165℃,依据jis k 7210-1在230℃以及2.16kg载荷下测定的mfr为2.0~9.5g/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耳引线密封用薄膜,其中,构成外包装材料粘接层的所述丙烯系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山群司高尾直树今井直也山崎哲
申请(专利权)人:比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