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591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圆筒、封闭组件、叠放组件和加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圆塞块、下耳板、圆杆和电机,圆塞块与圆筒的下部端面密封连接,电机的输出端驱动圆杆带动圆塞块上下运动,叠放组件位于圆筒内部,包括支撑架和多个圆网板,加热组件包括蠕动泵、电磁加热板、与蠕动泵依次连接的外置钢管、内置钢管,内置钢管呈螺旋状,位于圆筒内壁、支撑架的外侧之间,外置钢管外侧设有电磁加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集中装放干冰,且具有循环流动加热组件,便于实现集中将干冰一致加热,快速升华,水体流动速度快,能够避免水体流速慢而结冰堵塞管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采油率的技术,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于是,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

2、目前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中,液相二氧化碳压注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现有技术中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储在罐体内,这种二氧化碳存储方式相对于干冰来讲,可存量小,且占用空间,使用干冰存储量大,易运输,但使用时在常温下吸热升华花费时间较长,而且现有储罐缺乏能够盛装加热干冰的空间结构,同时干冰升华吸热会造成管道内部流动慢的液体冻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能够集中装放干冰,且具有循环流动加热组件,便于实现集中将干冰一致加热,快速升华,水体流动速度快,能够避免水体流速慢而结冰堵塞管体的情况。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包括圆筒、封闭组件、叠放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圆筒的顶部为封闭端面,所述封闭端面中心连接有弯管,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圆塞块、两个下耳板、两个圆杆和两个电机,所述圆塞块与所述圆筒的下部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圆塞块环形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下耳板,两个所述下耳板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两个所述圆杆顶端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细螺杆,所述细螺杆顶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叠放组件位于所述圆筒内部,包括支撑架和多个圆网板,所述支撑架呈u型,u型开口端与所述圆塞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网板为圆形,圆形表面设有多个网孔,多个所述圆网板等距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内两侧侧壁之间,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蠕动泵、电磁加热板、与所述蠕动泵依次连接的外置钢管、内置钢管,所述内置钢管呈螺旋状,位于所述圆筒内壁、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之间,所述外置钢管位于所述圆筒环形侧面的两侧,所述外置钢管外侧设有电磁加热板。

3、所述弯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

4、两个所述下耳板的正上方、所述圆塞块环形侧面上设有上耳板,两个所述上耳板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

5、所述圆筒下部筒口内部设有凹面环,所述圆塞块顶部设有与所述凹面环形状相匹配的圆形凸起。

6、所述圆筒上部外侧对应设有左圆扁箱、右圆扁箱,所述左圆扁箱、右圆扁箱的底部分别设有所述电磁加热板,所述外置钢管位于所述左圆扁箱、右圆扁箱内部、所述电磁加热板上方。

7、所述圆网板的数量为5个,所述圆筒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

8、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所述任意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9、s1:通过运行电机带动相连的细螺杆转动,将经螺孔螺纹连接的圆杆下移,圆杆带动圆塞块从圆筒筒口脱离,圆网板从圆筒内移出,在圆网板上装放干冰,然后电机反转,将圆塞块与圆筒筒口闭合密封;

10、s2:通过在圆筒内环壁安装螺旋分布的内置钢管,能够将位于圆网板上的干冰包围起来,通过内置钢管与位于两侧的外置钢管形成一个循环管体,外置钢管内的水经电磁加热板进行通电加热,通过运行蠕动泵实现水体循环流动,加快干冰升华;

11、s3:干冰升华后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弯管向外排出,进行二氧化碳驱油。

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运行电机带动相连的细螺杆转动,从而带动圆杆下移或上移,达到将圆塞块从圆筒筒口脱离及与圆筒筒口闭合在一起的效果,有利于将圆网板从圆筒移出,便于装放干冰,实现集中将干冰一致加热升华;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圆筒内环壁安装螺旋分布的内置钢管,能够将位于圆网板上的干冰包围起来,通过内置钢管与位于两侧的外置钢管形成一个循环管体且外置钢管内的水经电磁加热板进行通电加热,有利于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实现加快干冰升华的功能,提高处理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运行蠕动泵,泵运行速度快,实现水体循环流动功能,且水体流动速度快,能够避免水体流速慢而结冰堵塞管体的情况。

13、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封闭组件、叠放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圆筒(1)的顶部为封闭端面,所述封闭端面中心连接有弯管(7),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圆塞块(2)、两个下耳板(3)、两个圆杆(4)和两个电机(9),所述圆塞块(2)与所述圆筒(1)的下部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圆塞块(2)环形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下耳板(3),两个所述下耳板(3)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4),两个所述圆杆(4)顶端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19),所述螺孔(19)内设有细螺杆(18),所述细螺杆(18)顶部与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叠放组件位于所述圆筒(1)内部,包括支撑架(16)和多个圆网板(17),所述支撑架(16)呈U型,U型开口端与所述圆塞块(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网板(17)为圆形,圆形表面设有多个网孔,多个所述圆网板(17)等距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6)内两侧侧壁之间,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蠕动泵(11)、电磁加热板(15)、与所述蠕动泵(11)依次连接的外置钢管(14)、内置钢管(12),所述内置钢管(12)呈螺旋状,位于所述圆筒(1)内壁、所述支撑架(16)的外侧之间,所述外置钢管(14)位于所述圆筒(1)环形侧面的两侧,所述外置钢管(14)外侧设有电磁加热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7)上设有电动调节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耳板(3)的正上方、所述圆塞块(2)环形侧面上设有上耳板(6),两个所述上耳板(6)上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下部筒口内部设有凹面环(13),所述圆塞块(2)顶部设有与所述凹面环(13)形状相匹配的圆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上部外侧对应设有左圆扁箱(10)、右圆扁箱(5),所述左圆扁箱(10)、右圆扁箱(5)的底部分别设有所述电磁加热板(15),所述外置钢管(14)位于所述左圆扁箱(10)、右圆扁箱(5)内部、所述电磁加热板(15)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网板(17)的数量为5个,所述圆筒(1)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架(6)的长度。

7.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如上所述任意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驱油用干冰加热升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封闭组件、叠放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圆筒(1)的顶部为封闭端面,所述封闭端面中心连接有弯管(7),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圆塞块(2)、两个下耳板(3)、两个圆杆(4)和两个电机(9),所述圆塞块(2)与所述圆筒(1)的下部端面密封连接,所述圆塞块(2)环形侧面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下耳板(3),两个所述下耳板(3)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圆杆(4),两个所述圆杆(4)顶端端面分别开设有螺孔(19),所述螺孔(19)内设有细螺杆(18),所述细螺杆(18)顶部与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叠放组件位于所述圆筒(1)内部,包括支撑架(16)和多个圆网板(17),所述支撑架(16)呈u型,u型开口端与所述圆塞块(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网板(17)为圆形,圆形表面设有多个网孔,多个所述圆网板(17)等距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6)内两侧侧壁之间,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蠕动泵(11)、电磁加热板(15)、与所述蠕动泵(11)依次连接的外置钢管(14)、内置钢管(12),所述内置钢管(12)呈螺旋状,位于所述圆筒(1)内壁、所述支撑架(16)的外侧之间,所述外置钢管(14)位于所述圆筒(1)环形侧面的两侧,所述外置钢管(14)外侧设有电磁加热板(15)。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郑雷林远平王美强陈学辉彭翔蒙炯李振兴张正平康恺彭斌赵磊周鑫秦宏宇曹刚兰芳党晓丽周妍刘亚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