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及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83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及安装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把整个需要安装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面分隔成满足规范距离的若干块,再把每个块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其中上区域的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受力于上结构梁板,下区域的下层装配式隔墙板支承于下结构梁板。避免了因高厚比对墙高的限制以及隔墙6米长度的限制而必须设置过梁的问题,减少了工序和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避免过梁的存在造成的安装困难;保证了安装时隔墙板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整个墙体的稳定性;符合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政策,与设计要求的全面积内隔墙更加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建筑设计时对轻质装配式隔墙的应用比例有着明确要求,为满足要求,部分层高超高的项目也必须采用装配式隔墙。轻质装配式隔墙采用较多的是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简称alc板,具有轻质高强、隔音性好、耐火保温、绿色环保、经济、施工便捷等优点,在常规层高的项目中安装工艺较为成熟。但在层高超高时,为满足墙体高厚比要求及长度规格限制6米,需要设置混凝土过梁或钢过梁形成细分的框架进行分隔,然后再进行按分格安装alc墙板。

2、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7949442u,一种层高超6米的alc轻质隔墙板结构,具体是底部结构楼板和顶部结构楼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钢立柱,钢立柱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梁相连接,横向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柱上,钢立柱和框架柱之间、钢立柱和钢立柱之间分别安装有若干alc轻质墙板,alc轻质墙板的底部固定在底部结构楼板或横向连接梁的顶部上,alc轻质墙板的顶部连接在横向连接梁的底部或顶部结构楼板上,并设置有填充缝用来填充沥青麻丝。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0827952u,一种层高超高的alc条形板内隔墙,包括若干根框架钢柱、若干组框架钢梁和两块结构梁板,两块所述结构梁板上下平行设置,位于底部的所述结构梁板的顶端中间连接有门洞框架,且若干组框架钢梁均位于两块结构梁板之间。

3、公开技术中这些层高超高的隔墙,因为过梁的存在,在安装上层alc隔墙板时就比较困难,由于上方楼板已浇筑完成,实际施工时上层alc隔墙板无法按上层高度预留,还需要预留600~1000mm的吊装空间;为了预留安装空间,就需要另外增加一道过梁,并且在预留的高度必须进行砌筑砂加气砌块,从而造成工序繁多,工期过长,施工难度增大,而且因为上部空间600~1000mm为吊装空间,无法通过机械吊装alc墙板,只能通过人工砌筑的方式,这就与设计要求的全装配内隔墙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及安装方法,它通过上下分区,并设计上挂、下承受力方式,解除自承重高厚比的限制,避免当层高超高、6m长的预制板高度不够时需要设置过梁等问题,解决因过梁的存在导致的安装困难。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把整个需要安装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面分隔成满足规范距离的若干块,再把每个块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其中上区域的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受力于上结构梁板,下区域的下层装配式隔墙板支承于下结构梁板。

3、(一)在需要安装装配式隔墙板的上结构梁板中预埋吊筋支座;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中预留穿装孔。

4、(二)利用上结构梁板和下结构梁板之间现有的结构构造柱作为隔墙宽度值,或,当隔墙宽度大于规范要求值时,竖直布置结构构造柱,并使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结构梁板、下结构梁板固定,进行分隔墙体。

5、(三)在预埋吊筋支座上安装吊杆,通过预留穿装孔把上层装配式隔墙板依次装到吊杆上;或把所有上层装配式隔墙板装到吊杆后一次性吊装并悬挂在预埋吊筋支座上。

6、(四)在相邻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设置一支水平布置的齿形限位钢,利用齿形限位钢校准并保持吊杆的垂直度,并限制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平面外的位移,保证装配式隔墙板的侧向稳定性。

7、(五)当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完全定位并矫正后,把吊杆底部与齿形限位钢固定。

8、(六)在下结构梁板表面固定一组与齿形限位钢正对的u型卡或管卡,利用齿形限位钢和u型卡或管卡装配下层装配式隔墙板。

9、(七)利用膨胀螺钉或自攻螺钉加强下层装配式隔墙板和齿形限位钢以及u型卡或管卡之间的连接度。

10、(八)采用柔性材料填缝。

11、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中,作为优选,由所述齿形限位钢对上、下层装配式隔墙板进行侧向制约。

12、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布置的齿形限位钢设置在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的中上部位。

13、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齿形限位钢具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齿,限位齿的中心位于下层装配式隔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接缝位置。

14、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中,作为优选,步骤(四)中,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中间的吊杆下方,设有具有辅助限位杆的支架型吊杆限位器,支架型吊杆限位器置于下结构梁板上;当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安装完毕后拆取。

15、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中,作为优选,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和下层装配式隔墙板之间预留10~20mm空间。

16、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包括结构构造柱、上结构梁板和下结构梁板,其特征是以结构构造柱、上结构梁板和下结构梁板作为alc墙板的外围框架结构;在相邻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设有齿形限位钢,结构构造柱上设有固定齿形限位钢的预埋挂件;在上结构梁板的底面上设有一组预埋吊筋支座,与预埋吊筋支座配合设有吊杆,吊杆穿装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中,吊杆的下端与齿形限位钢连接;在所述齿形限位钢和下结构梁板之间布置有下层装配式隔墙板。

17、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中,作为优选,所述上层装配式隔墙为短向沿高度方向、长向沿宽度方向布置,或,短向沿宽度方向、长向沿高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装配式隔墙为长向沿高度方向,短向沿宽度方向布置,或长向沿宽度方向、短向沿高度方向布置。

18、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中,作为优选,所述齿形限位钢朝下结构梁板方向设有一组间隔均匀布置的齿片,齿片中心位于下层装配式隔墙板中相邻两板之间的接缝部位,齿片宽度位设有穿螺孔。

19、前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中,作为优选,所述吊杆底端设有螺纹段;下结构梁板上设有一组u型卡或管卡,u型卡或管卡与齿形限位钢中的齿片一一对应。

20、alc墙板是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的简称,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一种。

21、本技术方案首先按常规技术方式通过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进行分块,然后把每个块全部划分成上、下两个区域,再先上后下进行安装,其中上层装配式隔墙板通过悬挂式安装,受力于上结构梁板,下层装配式隔墙板直接支承在下结构梁板上,由此彻底解决了自承重高厚比的限制,同时也避免在层高超高、6m长的预制板高度不够时必须设置过梁,消除使用过梁带来的安装困难。

22、本方案采用优先设计预埋件方式解决安装过程中的固定体,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1)把整个需要安装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面分隔成若干块,再把每个块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其中上区域的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受力于上结构梁板(2),下区域的下层装配式隔墙板(4)支承于下结构梁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由所述齿形限位钢(5)对上、下层装配式隔墙板进行侧向制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布置的齿形限位钢(5)设置在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的中上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齿形限位钢(5)具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齿,限位齿的中心位于下层装配式隔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接缝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中间的吊杆(301)下方,设有具有辅助限位杆(703)的支架型吊杆限位器(7),支架型吊杆限位器(7)置于下结构梁板(8)上;当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安装完毕后拆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和下层装配式隔墙板(4)之间预留10~20mm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包括结构构造柱(1)、上结构梁板(2)和下结构梁板(8),其特征是以结构构造柱、上结构梁板和下结构梁板作为ALC墙板的外围框架结构;在相邻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设有齿形限位钢(5),结构构造柱上设有固定齿形限位钢的预埋挂件(101);在上结构梁板的底面上设有一组预埋吊筋支座(201),与预埋吊筋支座配合设有吊杆(301),吊杆穿装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中,吊杆的下端与齿形限位钢连接;在所述齿形限位钢和下结构梁板之间布置有下层装配式隔墙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层装配式隔墙(3)为短向沿高度方向、长向沿宽度方向布置,或,短向沿宽度方向、长向沿高度方向布置;所述下层装配式隔墙(4)为长向沿高度方向,短向沿宽度方向布置,或长向沿宽度方向、短向沿高度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是,所述齿形限位钢(5)朝下结构梁板(8)方向设有一组间隔均匀布置的齿片,齿片中心位于下层装配式隔墙板(4)中相邻两板之间的接缝部位,齿片宽度位设有穿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其特征是,所述吊杆(301)底端设有螺纹段;下结构梁板(8)上设有一组U型卡(401)或管卡,U型卡或管卡与齿形限位钢(5)中的齿片一一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竖直布置的结构构造柱(1)把整个需要安装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面分隔成若干块,再把每个块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其中上区域的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受力于上结构梁板(2),下区域的下层装配式隔墙板(4)支承于下结构梁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由所述齿形限位钢(5)对上、下层装配式隔墙板进行侧向制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布置的齿形限位钢(5)设置在两条结构构造柱之间的中上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齿形限位钢(5)具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齿,限位齿的中心位于下层装配式隔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接缝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在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中间的吊杆(301)下方,设有具有辅助限位杆(703)的支架型吊杆限位器(7),支架型吊杆限位器(7)置于下结构梁板(8)上;当上层装配式隔墙板安装完毕后拆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除自承重高厚比制约的超高轻质装配式隔墙板的安装方法,其特征是,上层装配式隔墙板(3)和下层装配式隔墙板(4)之间预留10~20mm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晖胡达敏郑木军叶武强石磊胡凡
申请(专利权)人:杰地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