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
技术介绍
1、液压系统在高压力工作中,常常为了降低压力和功耗,需要通过阀组件对负载进行卸荷。
2、传统防气穴阀只能在负载低压时及时向液压系统供油,无法起到卸荷作用,导致液压系统功耗过大甚至过载破坏,最终影响液压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防气穴阀无法起到卸荷的作用导致液压系统功耗过大甚至过载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本专利技术将卸荷和防气穴功能集成在一体,利用锥阀结构使开启压力前后阀套受力面积巨变,因此仅需小刚度弹簧即可实现卸荷的功能;此外,在负载低压时,锥阀能及时保障回油腔的液压油与负载沟通,避免气穴产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提供一种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包括:螺盖、弹簧、垫片、顶杆、阀座、第一钢丝、阀套、锥阀、第二钢丝、第一弹簧座、小弹簧、第二弹簧座;弹簧、阀座位于阀套上,锥阀、第一弹簧座、小弹簧位于阀套的负载腔中;弹簧限位于顶杆左端和垫片之间,小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盖(1)、弹簧(2)、垫片(3)、顶杆(4)、阀座(5)、第一钢丝(61)、阀套(7)、锥阀(8)、第二钢丝(62)、第一弹簧座(9)、小弹簧(10)、第二弹簧座(11);弹簧(2)、阀座(5)位于阀套(7)上,锥阀(8)、第一弹簧座(9)、小弹簧(10)位于阀套(7)的负载腔中;弹簧(2)限位于顶杆(4)左端和垫片(3)之间,小弹簧(10)与第一弹簧座(9)相接,锥阀(8)套在第二弹簧座(11)上,阀套(7)套在锥阀(8)上,阀座(5)和螺盖(1)套接在组件的最外围,阀座(5)和螺盖(1)中间由第一钢丝(61)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盖(1)、弹簧(2)、垫片(3)、顶杆(4)、阀座(5)、第一钢丝(61)、阀套(7)、锥阀(8)、第二钢丝(62)、第一弹簧座(9)、小弹簧(10)、第二弹簧座(11);弹簧(2)、阀座(5)位于阀套(7)上,锥阀(8)、第一弹簧座(9)、小弹簧(10)位于阀套(7)的负载腔中;弹簧(2)限位于顶杆(4)左端和垫片(3)之间,小弹簧(10)与第一弹簧座(9)相接,锥阀(8)套在第二弹簧座(11)上,阀套(7)套在锥阀(8)上,阀座(5)和螺盖(1)套接在组件的最外围,阀座(5)和螺盖(1)中间由第一钢丝(61)限位,第一弹簧座(9)套接在组件的最右端且由第二钢丝(62)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其特征在于,阀套(7)包括从左至右的顶杆侧a段、中间穿孔b段、最右锥阀侧c段;顶杆侧a段的直径小于中间穿孔b段,中间穿孔b段的直径小于最右锥阀侧c段的直径,中间穿孔b段与回油腔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卸荷和防气穴阀组件,其特征在于,阀套(7)的中间穿孔b段与阀座(5)之间设有第一活动密封件(14)和第二活动密封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潮敏,周洁华,张振宇,朱有坤,赵泽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