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配电线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配电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21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其中采用多组第一铜排设置于开关的出线端和断路器的进线端,每组第一铜排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开关的出线端和断路器的进线端,开关出线端处的第一铜排和第一断路器进线端处的第一铜排的高度沿排列方向依次递增或递减,呈阶梯状排布,使得接线端口处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而第一断路器与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和第四断路器之间采用多个第二铜排连接,多个第二铜排采用并排的方式设置,使得线缆相互之间具有足量的操作空间,降低了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连接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


技术介绍

1、配电房设备是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能分配、控制和保护的设备,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分配电力资源,需要进行配电房设备的合理排布,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2、传统的配电房设备多数采用木板进行上墙固定,各设备进出线主要是依照传统的线缆交叉走线方式进行布置,线路排布方式单一,无法按照标准化模块化全面执行,易造成诸多问题,例如:空间不足线缆交叉压接造成接触不良、排布混乱后期维护检修难度大效率慢等,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线路排布方式导致安全风险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线路,包括:开关、铜排和断路器;

3、所述断路器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和第四断路器;

4、所述铜排包括多个第一铜排和多个第二铜排;

5、一半数量的所述第一铜排沿所述开关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开关的出线端,另一半数量的所述第一铜排沿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进线端,所述开关出线端处的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一断路器进线端处的第一铜排一一对应并通过电缆连接;

6、所述开关出线端处的第一铜排的高度沿排列方向依次递增或递减,所述第一断路器进线端处的第一铜排的高度沿排列方向依次递增或递减;

7、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出线端通过多个所述第二铜排和电缆分别与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三断路器和所述第四断路器的进线端连接;

8、多个所述第二铜排采用并排设置。

9、可选地,所述配电线路还包括保护组件;

10、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保护罩;

11、所述第一保护罩套设于所述铜排与电缆的连接处;

12、所述第一保护罩呈“l”形,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并且具有若干环绕在外表面的第一凹槽。

13、可选地,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保护罩;

14、多个所述第三保护罩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二铜排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出线端、电缆与所述第二断路器进线端、电缆与所述第三断路器进线端和电缆与所述第四断路器进线端的连接处;

15、所述第三保护罩的上部分截面呈倒“u”形结构,下部分两侧的截面均呈倒“l”形结构,所述倒“u”形结构的两侧底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倒“l”形结构顶部相连接;

16、所述倒“u”形结构内部设置有三个第一卡扣,三个所述第一卡扣分别位于所述倒“u”形结构内的顶部和两侧面;

17、两侧的所述倒“l”形结构部分向内凹陷。

18、可选地,所述第二铜排为倒“t”形结构,具有左端部、右端部和上端部;

19、所述左端部和所述右端部用于通过电缆与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三断路器或所述第四断路器的进线端连接;

20、所述第二铜排在靠近上端部的位置具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呈“z”形,所述上端部接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出线端。

21、可选地,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

22、所述第二保护罩套设于倒“t”形结构的所述第二铜排的中部位置;

23、所述第二保护罩呈“t”形,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并且具有若干环绕在外表面的第二凹槽。

24、可选地,“t”形的所述第二保护罩具有左端口、右端口和中间端口;

25、所述中间端口的截面面积大于左端口或有端口的截面面积。

26、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两个端口分别接入所述铜排和电缆;

27、所述第一保护罩接入电缆的端口截面面积大于接入所述铜排的端口截面面积。

28、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第二保护罩均为分体式结构;

29、所述分体式结构包括相对称的两个分罩体;

30、其中一个分罩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扣,另一个分罩体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适配的第一卡槽;

31、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槽相连接。

32、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上均设有散热孔;

33、所述散热孔的两侧具有向内延伸的弹力块;

34、所述第一保护罩或所述第二保护罩的其中一个分罩体内的所述弹力块与另一个分罩体外表面的所述散热孔相适配;

35、将两个相同结构的分罩体层叠放置时,位于上方的分罩体的所述弹力块嵌入位于下方的分罩体的所述散热孔,并且弹力块通过弹力抵住散热孔的两内侧面。

36、可选地,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包裹于所述开关外的开关保护罩;

37、所述开关保护罩的正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关保护罩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扣。

3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3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其中采用多组第一铜排设置于开关的出线端和断路器的进线端,每组第一铜排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开关的出线端和断路器的进线端,开关出线端处的第一铜排和第一断路器进线端处的第一铜排的高度沿排列方向依次递增或递减,呈阶梯状排布,使得接线端口处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而第一断路器与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和第四断路器之间采用多个第二铜排连接,多个第二铜排采用并排的方式设置,使得线缆相互之间具有足量的操作空间,降低了配电线路的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铜排和断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为倒“T”形结构,具有左端部、右端部和上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T”形的所述第二保护罩具有左端口、右端口和中间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两个端口分别接入所述铜排和电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第二保护罩均为分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上均设有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3、5、6、7、8或9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包裹于所述开关外的开关保护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铜排和断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保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排为倒“t”形结构,具有左端部、右端部和上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线路,其特征在于,“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莉琳黄平阮世栋陈俊舒吴润锐郑子斌王洪宙邓凯文符方炫陈业策程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