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20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8
本申请涉及光伏逆变器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其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内部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发热器件,线路板和散热外壳之间设置有导热陶瓷件,导热陶瓷件靠近线路板的一侧贴合有外导热垫层,导热陶瓷件远离线路板的一侧与散热外壳贴合,线路板表面设置有裸露铜箔,裸露铜箔延伸至发热器件底部,外导热垫层与裸露铜箔贴合,导热陶瓷件设置有供发热器件插入的凹槽,凹槽底壁连接有内导热垫层,内导热垫层与发热器件贴合。本申请的散热结构形成有两条热传递通道,且导热性优异的导热陶瓷件作为主要导热媒介,实现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逆变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并网条件的交流电,是光伏电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中,微型光伏逆变器具有体积小巧、质量轻、安装使用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大功率光伏组件不断推出,微型光伏逆变器的单通道所需要输出的功率就越来越大,因此容易发生因无法及时散热而致使线路板或电子元器件损坏的情况。

2、根据可靠性理论10度法则,从室温起,温度每升高10度,寿命减半,因此高效的散热设计非常重要。相关技术中,微型光伏逆变器包括散热外壳、设置于散热外壳内部的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多个发热器件,发热器件和散热外壳之间设置有由导热垫片和导热泥组成的散热结构。发热器件主要有igbt模块、变压器等容易发热的电力元器件,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垫片和导热泥传递到散热外壳,实现散热。

3、由于导热垫片和导热泥的导热系数一般较低,且为避免实际装配过程中因导热垫片破损而导致电气绝缘失效,导热垫片的厚度一般设置为至少1mm,因此上述散热结构无法快速将发热器件的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1),所述散热外壳(1)内部设置有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上安装有发热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和散热外壳(1)之间设置有导热陶瓷件(4),所述导热陶瓷件(4)靠近线路板(2)的一侧贴合有外导热垫层(5),所述导热陶瓷件(4)远离线路板(2)的一侧与散热外壳(1)贴合,所述线路板(2)表面设置有裸露铜箔(6),所述裸露铜箔(6)延伸至发热器件(3)底部,所述外导热垫层(5)与裸露铜箔(6)贴合,所述外导热垫层(5)的厚度小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1),所述散热外壳(1)内部设置有线路板(2),所述线路板(2)上安装有发热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和散热外壳(1)之间设置有导热陶瓷件(4),所述导热陶瓷件(4)靠近线路板(2)的一侧贴合有外导热垫层(5),所述导热陶瓷件(4)远离线路板(2)的一侧与散热外壳(1)贴合,所述线路板(2)表面设置有裸露铜箔(6),所述裸露铜箔(6)延伸至发热器件(3)底部,所述外导热垫层(5)与裸露铜箔(6)贴合,所述外导热垫层(5)的厚度小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陶瓷件(4)设置有供发热器件(3)插入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底壁连接有内导热垫层(7),所述内导热垫层(7)与发热器件(3)贴合,所述内导热垫层(7)的厚度小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的高效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热垫层(7)的厚度小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猛廖茂宇胡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