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57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包括镜头本体、红外镜片、防护罩、防护结构、清洁结构、卡合结构和镜片缓冲结构;红外镜片设于镜头本体内部前端,防护罩设于镜头本体外表面,防护结构设于防护罩外表面,清洁结构设于防护罩内部前端,卡合结构设于镜头本体外表面的后端,镜片缓冲结构设于红外镜片两侧。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不仅能便于清理红外镜头避免灰尘影响成像效果,还能对红外镜片提供防护提高红外镜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长波红外镜头,具体是一种长波红外镜头。


技术介绍

1、红外镜头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监控工作,例如森林防火、道路监控、机场安防等安防领域,长波红外镜头是红外镜头的一种,目前已基本普及。

2、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号为cn2162485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长波红外镜头,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三个限位槽,且主体的上方处安装有防护机构,紧固板的底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壳、防护条、限位块和紧固螺栓,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紧固螺栓,且防护壳的上表面还固接有六个防护条,防护壳的下表面等距固接有三个限位块。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主体的顶部进行防护,防止外力对主体上的镜头造成损坏,保障了主体上镜头的安全性能,而且该防护机构拆装方便,易于后续维护和更换零部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主体前后移动,方便将其调节至理想位置处进行使用,适用范围得到了提升。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4、(1)现有技术的红外镜头在户外使用时,大多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可抗因素影响,例如接触空气中的潮气、雨水、灰尘,镜头表面易附着污垢,需要经常对红外镜头进行擦拭,以免过多污垢影响红外镜片的成像效果,而现有专利不便于将镜头的表面的灰尘进行擦除,使得镜头表面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

5、(2)现有技术的红外镜头的防护机构仅能防止外力对镜头的顶部的损伤,在户外使用时易受大风、冰雹等因素造成红外镜头设备损坏,其镜片极易破裂,防护效果不够完善,仅通过红外镜头本体对镜片进行防护,当红外镜头本体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容易传递到镜片上,进而导致镜片和红外镜头本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便于清理红外镜头避免灰尘影响成像效果,还能对红外镜片提供防护提高红外镜片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包括镜头本体、红外镜片、防护罩、防护结构、清洁结构、卡合结构和镜片缓冲结构;

3、所述红外镜片设于镜头本体内部前端,所述防护罩设于镜头本体外表面,所述防护结构设于防护罩外表面,所述清洁结构设于防护罩内部前端,所述卡合结构设于镜头本体外表面的后端,所述镜片缓冲结构设于红外镜片两侧。

4、进一步,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固定连接于防护罩的外表面,所述伸缩柱套设有弹簧一,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5、进一步,所述清洁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防护罩内壁前端底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活动座一,所述活动座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清洁软刷,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二,所述防护罩内壁前端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活动座二滑动连接于滑杆,所述防护罩内壁前端的顶部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固定连接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底部设有椭圆形出风口。

6、进一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块,所述镜头本体外表面后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容纳槽,所述防护罩内侧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容纳槽远离防护罩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卡块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二。

7、进一步,所述镜片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固定连接于红外镜片的两侧,所述红外镜片两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缓冲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槽内部。

8、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9、(1)本技术设置了清洁结构,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活动座一和活动杆可以左右运动,从而带动清洁软刷上下运动对红外镜片进行清洁,能够把红外镜片表面的水渍、灰尘等刷掉,通过出风板的椭圆形出风口可向红外镜片的外表面吹送气流,可有效防止粉尘和水雾附着于红外镜片的外表面,保证镜头本体的镜头干净清晰,以提高红外镜片的成像质量;

10、(2)本技术设置了防护罩、防护结构和镜片缓冲结构,通过防护罩对镜头本体的外侧进行保护,减小冲击力所造成的损伤,通过防护结构和镜片缓冲结构的配合使用,当冲击力传递至红外镜片上时能够及时对红外镜片的外侧进行缓冲减震,从而达到保护红外镜片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本体(1)、红外镜片(2)、防护罩(3)、防护结构(4)、清洁结构(5)、卡合结构(6)和镜片缓冲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伸缩柱(41)、所述伸缩柱(41)固定连接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所述伸缩柱(41)套设有弹簧一(42),所述伸缩柱(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结构(5)包括电机(51),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于防护罩(3)内壁前端底部的一侧,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螺纹连接有活动座一(53),所述活动座一(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4),所述活动杆(54)上固定连接有清洁软刷(57),所述活动杆(5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二(55),所述防护罩(3)内壁前端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6),所述活动座二(55)滑动连接于滑杆(56),所述防护罩(3)内壁前端的顶部设有气泵(58),所述气泵(5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固定连接有出风板(59),所述出风板(59)底部设有椭圆形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6)包括卡块(61),所述镜头本体(1)外表面后端开设有容纳槽(62),所述卡块(61)滑动连接于容纳槽(62),所述防护罩(3)内侧设有与卡块(61)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容纳槽(62)远离防护罩(3)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弹簧槽(64),所述弹簧槽(64)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63),所述卡块(61)底部固定连接于弹簧二(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缓冲结构(7)包括缓冲垫(71),所述缓冲垫(71)固定连接于红外镜片(2)的两侧,所述红外镜片(2)两侧设有安装槽(75),所述缓冲垫(7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环(73),所述压环(7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三(74),所述弹簧三(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槽(75)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本体(1)、红外镜片(2)、防护罩(3)、防护结构(4)、清洁结构(5)、卡合结构(6)和镜片缓冲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伸缩柱(41)、所述伸缩柱(41)固定连接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所述伸缩柱(41)套设有弹簧一(42),所述伸缩柱(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垫(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波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结构(5)包括电机(51),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于防护罩(3)内壁前端底部的一侧,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螺纹连接有活动座一(53),所述活动座一(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54),所述活动杆(54)上固定连接有清洁软刷(57),所述活动杆(5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二(55),所述防护罩(3)内壁前端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6),所述活动座二(55)滑动连接于滑杆(56),所述防护罩(3)内壁前端的顶部设有气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王凯王振明鞠金爽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武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