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549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它包括带有电梯的电梯通风井,在电梯通风井一侧设有用于增强楼层公共走道通风效果的送风井,电梯通风井以及送风井通过连通装置相连通,且电梯通风井与送风井内侧壁均设有用于向楼层公共走道送风的输送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与电梯通风井相连通的送风井,并在电梯通风井以及送风井井壁内部预埋输送装置,使电梯通风井、送风井与楼层公共过道相连通,让其内部的空气相互流通,以此加强对楼宇内公共过道等区域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通风,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为方便人们上下走动,高层建筑物都会设有电梯,而电梯通风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尺寸需要按照电梯选型进行确定,通过在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完成电梯安装。

2、现有的电梯通风井除了预留用于安装电梯门的门洞以外,通风井道有密闭设置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避免杂物进入井道内,而导致电梯的运行受到影响的情况发生;但是,在天气较为炎热的夏季,特别是在夏季的午后时间段,电梯井道内部的温度高达80℃左右,而电梯主机便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启动自保护系统,导致加装电梯频繁的出现“死机”现象,同时,由于有些楼宇内过道通风设备除了开设窗户外,不具有其他送风结构,通风较差,导致楼内通道温度较高且湿热异常,非常影响居民居住体验感。

3、即:针对于现有电梯通风井通风情况不佳、且电梯通风井与楼房内楼层公共走道之间未设置送风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楼层公共走道相互连通、具有良好通风性的可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它包括带有电梯的电梯通风井,在电梯通风井一侧设有用于增强楼层公共走道通风效果的送风井,电梯通风井以及送风井通过连通装置相连通,且电梯通风井与送风井内侧壁均设有用于向楼层公共走道送风的输送装置。

4、上述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通风井与送风井内侧壁的输送管,在输送管两端均设有风口,使输送管两端通过风口分别连通至井内和公共走道。

5、上述输送管风口内还设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板。

6、上述连通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通风井与送风井底部且与两者相互连通的连通管。

7、上述送风井顶部设有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顶棚,在送风井顶部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

8、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它包括电梯通风井、送风井以及输送装置,在使用时,电梯在电梯通风井内上升或下降压缩空气并带动通风井内空气流动,当空气流动至对应楼层输送管的风口时空气由井内的风口进入并流通至输送管另一端、即公共走道的风口,完成空气交换以及流通,使井内的空气流通至公共走道内,或使公共走道内空气流通至井内,完成对楼宇的通风工作,同时由于电梯通风井与送风井相互连通,送风井与外界相连通,加大了空气的流通量,可以很好的解决电梯通风井通风情况不佳造成通风井闷热的问题,送风井内也设置有连通至走道的输送管,进一步增大了空气流通量,解决了公共走道的通风差的问题。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且设置后维护成本低,非常方便。

10、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它包括带有电梯(4)的电梯通风井(1),在其特征在于:在电梯通风井(1)一侧设有用于增强楼层公共走道通风效果的送风井(3),电梯通风井(1)以及送风井(3)通过连通装置相连通,且电梯通风井(1)与送风井(3)内侧壁均设有用于向楼层公共走道(2)送风的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通风井(1)与送风井(3)内侧壁的输送管(5),在输送管(5)两端均设有风口(501),使输送管(5)两端通过风口(501)分别连通至井内和公共走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风口(501)内还设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板(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通风井(1)与送风井(3)底部且与两者相互连通的连通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井(3)顶部设有用于防止雨水进入的防雨顶棚(301),在送风井(3)顶部还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3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它包括带有电梯(4)的电梯通风井(1),在其特征在于:在电梯通风井(1)一侧设有用于增强楼层公共走道通风效果的送风井(3),电梯通风井(1)以及送风井(3)通过连通装置相连通,且电梯通风井(1)与送风井(3)内侧壁均设有用于向楼层公共走道(2)送风的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利用电梯通风井对楼宇进行通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梯通风井(1)与送风井(3)内侧壁的输送管(5),在输送管(5)两端均设有风口(501),使输送管(5)两端通过风口(501)分别连通至井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步辉梁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