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09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包括钢筋内笼架,所述钢筋内笼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外桩管,所述桩尖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强度桩尖,所述混凝土外桩管的内部设置有锤击支撑防开裂结构。该插入式预制桩基础通过设置有上钢制端板、钢制内桩管和下钢制端板,使用时,打桩机直接向下锤击上钢制端板,上钢制端板将冲击通过钢制内桩管向下传递至下钢制端板,处于上钢制端板和下钢制端板之间的混凝土外桩管即同步下沉,上钢制端板、钢制内桩管和下钢制端板构成的金属筒架代替混凝土外桩管直接受力,可以降低其开裂的几率,实现了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解决的是装置不具备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桩基础,具体为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


技术介绍

1、预制桩基础是指在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经过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用打桩机打入土中作为承重结构,可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加固、建筑结构、隔震减震、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

2、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在构造上大多类似,以钢筋笼架为内骨骼,外部以高强度混凝土为管桩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金属端板,并在底部安装有桩尖,方便打入地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功能上的不足,具备一定的改进空间,如在进行打桩下沉时,打桩机不断向下冲击管桩,混凝土和钢筋同步受力,相较于强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表面有一定几率出现开裂破损,不具备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其次,在下桩时,管桩露出地面部分高度需要操作人员预估,不同的施工要求需要管桩露出的高度不同,手动测量较为麻烦,不具备桩身标高便于参考的功能;除此之外,在打桩时,地质条件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桩尖,焊接在管桩下方的桩尖一旦被固定死,则很难进行更换调整,不具备便于更换桩尖组件的功能。

3、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插入式预制桩基础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包括钢筋内笼架,所述钢筋内笼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外桩管,所述混凝土外桩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喷绘有刻度纹,所述刻度纹的一侧设置有数字标,所述混凝土外桩管的下方设置有桩尖安装座,所述桩尖安装座的顶部焊接有连接筒,所述桩尖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强度桩尖,所述高强度桩尖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所述混凝土外桩管的内部设置有锤击支撑防开裂结构。

3、所述锤击支撑防开裂结构包括上钢制端板,所述上钢制端板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外桩管的顶部,所述混凝土外桩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钢制端板,所述上钢制端板的底部和下钢制端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钢制内桩管。

4、优选的,所述上钢制端板、下钢制端板的形状尺寸相一致,所述混凝土外桩管、上钢制端板、下钢制端板的内外径相同。

5、优选的,所述上钢制端板、钢制内桩管、下钢制端板的材质相同。

6、优选的,所述钢制内桩管的外部和混凝土外桩管的内部相贴合,二者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数字标呈等间距排列。

8、优选的,所述外螺纹连接杆外部的螺纹和桩尖安装座内部的螺纹相吻合,所述混凝土外桩管、高强度桩尖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插入式预制桩基础不仅实现了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实现了桩身标高便于参考的功能,而且实现了便于更换桩尖组件的功能;

10、(1)通过设置有上钢制端板、钢制内桩管和下钢制端板,使用时,钢筋内笼架作为内骨架,外部以混凝土外桩管作为管桩的主体,在锤击打桩时,打桩机直接向下锤击上钢制端板,上钢制端板将冲击通过钢制内桩管向下传递至下钢制端板,处于上钢制端板和下钢制端板之间的混凝土外桩管即同步下沉,上钢制端板、钢制内桩管和下钢制端板构成的金属筒架代替混凝土外桩管直接受力,可以降低其开裂的几率,实现了上下承压耐冲击的功能;

11、(2)通过设置有刻度纹和数字标,使用时,随着管桩被不断锤击进入地面,当需要接管或打桩到位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混凝土外桩管外部的刻度纹,刻度纹侧边的数字标方便读数,精确控制每根管桩的入地深度,后期验收时测量工作会更加简单,实现了桩身标高便于参考的功能;

12、(3)通过设置有桩尖安装座、连接筒、高强度桩尖和外螺纹连接杆,使用时,根据地质层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对应强度的桩尖,桩尖安装座底部的连接筒卡入到下钢制端板内部进行焊接固定,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高强度桩尖,将高强度桩尖顶部的外螺纹连接杆沿着桩尖安装座底部的螺槽旋入即可完成安装,可以灵活调整更换,实现了便于更换桩尖组件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包括钢筋内笼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内笼架(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外桩管(1),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前后两端分别喷绘有刻度纹(6),所述刻度纹(6)的一侧设置有数字标(7),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下方设置有桩尖安装座(8),所述桩尖安装座(8)的顶部焊接有连接筒(9),所述桩尖安装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强度桩尖(10),所述高强度桩尖(10)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11),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内部设置有锤击支撑防开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制端板(3)、下钢制端板(5)的形状尺寸相一致,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上钢制端板(3)、下钢制端板(5)的内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制端板(3)、钢制内桩管(4)、下钢制端板(5)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内桩管(4)的外部和混凝土外桩管(1)的内部相贴合,二者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标(7)呈等间距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连接杆(11)外部的螺纹和桩尖安装座(8)内部的螺纹相吻合,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高强度桩尖(10)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包括钢筋内笼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内笼架(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外桩管(1),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前后两端分别喷绘有刻度纹(6),所述刻度纹(6)的一侧设置有数字标(7),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下方设置有桩尖安装座(8),所述桩尖安装座(8)的顶部焊接有连接筒(9),所述桩尖安装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强度桩尖(10),所述高强度桩尖(10)的顶部竖向固定连接有外螺纹连接杆(11),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的内部设置有锤击支撑防开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预制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制端板(3)、下钢制端板(5)的形状尺寸相一致,所述混凝土外桩管(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喆宏叶辰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