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08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1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活动连接,第一机体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散热口,散热口用于供第一机体内部的发热部件散热;防护部和动力部,防护部设置在散热口处,动力部设置在第一机体的内部,并与防护部连接;其中,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下,防护部通过动力部凸出于散热口,并对散热口进行保护;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防护部通过动力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笔记本电脑,亦称笔记型、手提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而游戏本,是主打游戏性能的笔记本,其对显卡和cpu的要求高于普通的家用电脑。

2、目前大多数游戏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散热,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十字型出风口,虽然十字型出风口符合iec 62368-1 2nd中的要求,但其出风的面积较小,导致其散热效果差;第二种方式是采用i型出风口,虽然加大了出风口,但在针对安规测试过程中,由于iec62368-1 2nd中的要求,导致通风口处的温度受限,进而影响整机功率的提升。

3、所以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使其不仅符合iec62368-1 2nd中的要求,还提高了出风量,同时提升整机的功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机体的外表面上形成至少一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机体内部的发热部件散热;

4、防护部和动力部,所述防护部设置在所述散热口处,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并与所述防护部连接;

5、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防护部通过所述动力部凸出于所述散热口,并对所述散热口进行保护;

6、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所述防护部通过所述动力部复位。

7、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8、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第一机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机体的第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散热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第一端,并位于所述转轴的至少一侧。

9、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动力部包括:电机、连接杆以及多个支撑杆;

10、其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安装有所述电机的侧壁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连续弯折形成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部和所述凸起转动连接。

11、可选地,前述的,其中齿轮、连接件、滑动组件以及齿条;

12、其中,所述转轴的两侧均具有所述散热口,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并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齿轮,所述防护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防护部的第一侧通过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的侧壁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设置所述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适配并啮合,所述连接件的第二侧为所述连接件第一侧与背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三侧之间相连的一侧。

13、可选地,前述的,其中主动轮、齿轮、连接件、齿条、从动轮、传动带以及滑动组件;

14、其中,所述转轴的两侧均具有所述散热口,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并设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齿轮,所述防护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所述连接件,一个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防护部的第一侧设置所述齿条,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与一个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所对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绕设所述传动带,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适配并啮合,另一个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防护部的第一侧通过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的侧壁连接。

15、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散热口与所述第一机体的第一表面相背,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所述防护部与所述散热口相对的一侧面呈斜面;

16、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防护部通过所述动力部凸出于所述散热口,所述防护部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机体的第一表面相抵顶,并对所述第二机体进行限位,所述第二机体的第一表面为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所述第二机体背离所述第一机体的第一表面的面。

17、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18、滑套,所述滑套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

19、滑杆,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侧相对的侧壁上;

20、其中,所述滑套和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21、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散热口位于所述第一机体与承载面相贴合的第一表面的上方,所述承载面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机体的第一表面的面。

22、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供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散热口连通,所述通道的个数与所述散热口的个数一一对应,所述动力部位于所述通道内;

23、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防护部通过所述动力部从所述通道内凸出于所述散热口,并对所述散热口进行保护;

24、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所述防护部通过所述动力部复位,并隐藏于所述通道内。

25、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通道沿第一方向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散热口与所述通道的形状相匹配;

26、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所述第二机体至所述第一机体的方向。

27、可选地,前述的,其中所述防护部为具有多个开口的支架;

28、其中,所述防护部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相匹配。

29、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当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处于展开状态下,防护部能通过动力部凸出于散热口,并对散热口进行保护;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处于层叠状态下,防护部通过动力部复位,此结构设计可便于电子设备在工作时,使防护部与散热器件之间的距离增大,以提高散热器件通过散热口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果,避免防护部与散热器件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防护部遮挡散热器件,从而降低散热器件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性能,同时当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防护部可对散热口进行保护,本装置不仅符合iec 62368-1 2nd中的要求,还提高了散热口处的出风量,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整机功率的提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3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