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292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铸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及方法,包括钢包和中间包以及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安装有负重板,负重板上开设有用于置放钢包的两个钢包位,工作台底部固接有与钢包相连通的感应线圈长水口,中间包上固接有透气套,透气套上插接有透气塞棒,中间包外侧安装有用于导入氩气的罐体,中间包的底部设有感应线圈浸入式水口,用于将钢液导入到连铸结晶器内,中间包底部设有用于减缓钢液下落冲击力的缓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透气塞棒内会注入氩气,保证流动性较差的含钛钢种不会在中间包水口处结死,待钢水流入中间包水口后,感应线圈浸入式水口内也会产生感应磁场,使得钢液不会在进入结晶器前就凝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浇注,具体为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连铸技术是一种将熔融金属在连续铸造机上连续冷却凝固成板坯的技术。连铸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行业中。通常来说,钢液中钛含量>0.025%,钛才认为是钢液中的合金元素,钛在钢液中的含量慢慢增高,钢液的黏度就会发生变化,因为钛原子的半径大于铁原子,导致铁溶体的自由空间受限,使得钢液的黏度就会变大,流动性就会变差。目前连铸机在面对流动性较强的钢液上基本上能够顺利浇注,但是在面对流动性较差的含钛钢液在连铸上却难以浇注,钢液会在钢包下流入长水口、中间包水口或者浸入式水口时,钢液会因为流动性较差而导致凝结,无法顺利浇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及方法,具备使得钢液不会在进入结晶器前就凝固,钢液便能够进入连铸结晶器内冷却成坯的优点,解决了面对流动性较差的含钛钢液,钢液会因为流动性较差而导致凝结,无法顺利浇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包括钢包(103)和中间包(104)以及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0)上转动安装有负重板(101),负重板(101)上开设有用于置放钢包(103)的两个钢包位(102),工作台(100)底部固接有与钢包(103)相连通的感应线圈长水口(107),感应线圈长水口(107)插入中间包(104)内,中间包(104)上固接有透气套(1010),透气套(1010)上插接有透气塞棒(1011),中间包(104)外侧安装有用于导入氩气的罐体(109),中间包(104)的底部设有感应线圈浸入式水口(108),用于将钢液导入到连铸结晶器内,中间包(1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包括钢包(103)和中间包(104)以及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00)上转动安装有负重板(101),负重板(101)上开设有用于置放钢包(103)的两个钢包位(102),工作台(100)底部固接有与钢包(103)相连通的感应线圈长水口(107),感应线圈长水口(107)插入中间包(104)内,中间包(104)上固接有透气套(1010),透气套(1010)上插接有透气塞棒(1011),中间包(104)外侧安装有用于导入氩气的罐体(109),中间包(104)的底部设有感应线圈浸入式水口(108),用于将钢液导入到连铸结晶器内,中间包(104)底部设有用于减缓钢液下落冲击力的缓流机构(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机构(200)包括连通安装于感应线圈长水口(107)底部的传动套(201),传动套(201)底部滑动连接有连接管(202),连接管(202)内设有多个可平移的导流组件(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204)包括v形板(2042),v形板(2042)的一侧固接有两个连接块(2044),v形板(2042)上固接有挡板(2041),连接块(2044)的底部固接有斜板(20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钛合金钢液的连铸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板(2042)上固接有连接条(205),连接条(205)的端部固接有插块(206),传动套(201)的外侧固接有支架(208),支架(2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佑江黄日圣周腾王建波钱译山舒美良王湘男王宏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