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系统、架设方法及空铁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1、空铁交通系统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具有对地面建筑设施影响小、运行速度快、轨道走向铺设灵活等优势。空铁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墩柱、轨道梁、转向架及车体等部件,大量的墩柱沿预设线路分布,墩柱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端形成例如悬臂结构,轨道梁与悬臂结构连接,车体吊挂在转向架上,转向架吊挂在轨道梁上,并在轨道梁沿预设线路行走。
2、但是,空铁交通系统中,车体、转向架等的重量全部传递至轨道梁,然后再传递至墩柱。一方面,轨道梁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往往导致轨道梁的截面尺寸设置得较大且重量较重,需要设置密集的墩柱来确保对轨道梁的支撑;另一方面,空铁交通系统的车体、转向架及轨道梁等悬挂部件依赖于墩柱进行支撑,对墩柱的承重、抗倾倒性能要求较高,墩柱建造要求及建造成本较高,且大量的墩柱仍然会占用较多的地面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铁交通系统的占用空间较大,建造要求较高,建造成本较高,影响空铁交通系统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100)、轨道单元(200)、锚固座(300)和墩柱(400);所述钢绞线(1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锚固座(300)连接,所述轨道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轨道梁(210),多个所述轨道梁(210)均与所述钢绞线(100)的位于所述锚固座(300)之间的设定部分连接,所述轨道单元(200)与所述墩柱(4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210)设置有设定腔体(211),所述设定腔体(211)沿所述轨道梁(2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钢绞线(100)穿设于所述设定腔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绞线(100)、轨道单元(200)、锚固座(300)和墩柱(400);所述钢绞线(1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锚固座(300)连接,所述轨道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轨道梁(210),多个所述轨道梁(210)均与所述钢绞线(100)的位于所述锚固座(300)之间的设定部分连接,所述轨道单元(200)与所述墩柱(40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210)设置有设定腔体(211),所述设定腔体(211)沿所述轨道梁(2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钢绞线(100)穿设于所述设定腔体(211)中并与所述轨道梁(2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腔体(211)内填充有混凝土,以使所述钢绞线(100)与所述轨道梁(210)相对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挂结构(500),所述吊挂结构(500)的上端与所述墩柱(400)的悬臂(420)连接,所述吊挂结构(500)的下端与所述轨道单元(20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波,张水清,周飞,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京兰空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