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279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属于农产品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步骤:S1、软硬部分离,使用挤压机通过挤压分离果肉与硬块部位;S2、汁液发酵,使用复合菌群进行发酵,发酵时间2个月,得到发酵初液;S3、软化控制,将残次果的硬块部位进行收集泡在碱性溶液中3‑10min,并使用清水置换碱性溶液,对泡在清水中的硬块部位置于蒸箱内进行蒸馏30‑60min;S4、发酵控出,并置于发酵池内,发酵时间为20天,得到发酵终液;S5、沉淀过滤,在发酵终液中加入氯化铵,并加热至90℃,使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再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猕猴桃内氢氰酸的危害,对环境以及微生物动物均没有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猕猴桃中间的芯很硬,是因为它主要是由一种叫做“木质部”的组织构成。这种组织在植物中起着支撑作用,所以它比较坚硬,此外,猕猴桃的芯还含有大量的果胶和纤维素,也为它的硬度加上了一分,而在猕猴桃的收获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残次果,不仅卖相很差,而且其可食用部位占比少,多为难以咬动的硬块以及木质部增生的组织团聚物。

2、残次果由于本身过硬而且浆果部位以及中木质部占比远远大于正常果实,残次果当中具有大量的木质部与氢氰酸。

3、猕猴桃中间的芯还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比如氢氰酸,这种物质多数都位于木质部以及硬块位置,吃入人体内的氢氰酸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影响,因此富含木质部的残次果猕猴桃在果园内需要大量处理,而富含氢氰酸的残次果无论是收集进行发酵还是喂养动物,均具有不良影响,在发酵过程中氢氰酸会杀灭有益菌群,还会抑制菌群的繁殖,发酵苦难,而直接喂养动物会导致动物腹泻,还会产生毒理反应,危害饲养动物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猕猴桃内氢氰酸的危害,对环境以及微生物动物均没有危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步骤:

3、s1、软硬部分离,在猕猴桃中将残次果分拣出来,对残次果进行剪切破壁,使用挤压机通过挤压分离果肉与硬块部位;

4、s2、汁液发酵,将果肉置于发酵桶内,使用复合菌群进行发酵,发酵时间2个月,得到发酵初液;

5、s3、软化控制,将残次果的硬块部位进行收集泡在碱性溶液中3-10min,并使用清水置换碱性溶液,对泡在清水中的硬块部位置于蒸箱内进行蒸馏30-60min;

6、s4、发酵控出,将蒸箱内泡在清水中的硬块部位取出,降至室温,并将步骤s2中的发酵初液与硬块部位相混合,并置于发酵池内,控制温度在30-70℃之间,ph值为5.5-9.5之间,发酵时间为20天,得到发酵终液;

7、s5、沉淀过滤,在发酵终液中加入氯化铵,并加热至90℃,使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再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固体。

8、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残次果主要存有氢氰酸部位的果体进行碱处理,将果实内的氢氰酸放出,通过蒸馏是的果纤维与木质部蓬松,将紧实的木质部变得松软,便于氢氰酸后续的流出,然后再把果实果肉部位的发酵产物作为发酵底物对残次果的木质部进行发酵,这里是为了使得进行发酵的菌种便于对猕猴桃这一对象产生适应性,对酸碱度有一定的适应后,具有针对性的加入到经过蒸馏的木质部内,能够加大发酵效率,减少收到氢氰酸抑制的可能,然后在合适的温度与ph控制下,最大限度地发酵掉猕猴桃残次果的果体,使得氢氰酸能够在破坏发酵菌体前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氢氰酸,以便于后续对氢氰酸的沉淀,防止残余氢氰酸存在对后续残次果的喂养或发酵施肥等手段的影响。

9、进一步的,复合菌群包括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

10、进一步的,所述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比例为40:30:2:2。

11、上述描述是使用对猕猴桃发酵效果最好的菌类进行的限制,嗜热乳酸菌和乳糖杆菌作为对残次果果肉的主要降解体系,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是作为对残存有微量氢氰酸的适应性保护,防止嗜热乳酸菌和乳糖杆菌被破坏,并最大限度的保存发酵效力。

12、进一步的,所述硬块部位包括猕猴桃果皮以及猕猴桃的木质部。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5×10-3~5×10-5。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发酵环境为无氧环境。

15、氢氰酸的沉淀产物遇到空气会重新形成氢氰酸。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发酵初液与硬块部位的质量比为1:0.5-0.8。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发酵终液在进行沉淀过滤前需要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残渣以及硬物与步骤s1中的果肉一同进行腐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菌群包括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比例为40:30: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块部位包括猕猴桃果皮以及猕猴桃的木质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所述碱性溶液的浓度为5×10-3~5×10-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发酵环境为无氧环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发酵初液与硬块部位的质量比为1:0.5-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发酵终液在进行沉淀过滤前需要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残渣以及硬物与步骤S1中的果肉一同进行腐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制备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菌群包括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热乳酸菌、乳糖杆菌、嗜热串孢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比例为40:30: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块部位包括猕猴桃果皮以及猕猴桃的木质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害化处理利用猕猴桃残次果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永胜齐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齐峰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