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固定安装,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抱箍。
技术介绍
1、电缆抱箍指的是用于固定电缆的夹具或配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夹紧电缆的外皮来固定电缆,防止电缆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受到损伤或位移,同时也可以保证电缆的传输质量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电力施工、通讯等领域。
2、现有的电缆抱箍在使用螺栓、螺母与弹簧对电缆进行弹性固定时,由于需要依次将两个螺栓分别穿进下抱箍与上抱箍两侧开设的固定孔后,再依次使用配合的弹簧与螺栓进行固定锁紧,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螺栓松动掉落的情况,并且工人需要依次转动两个螺母,安装固定的效率较低,同时由于上抱箍内侧一般会设置防滑的橡胶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后续工人对电缆进行拉线调整的速度,最后,现有的电缆抱箍在对电缆进行固定后,无法根据需求,进行适当的前后角度的调整,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抱箍。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抱箍,包括上抱箍(1)与下抱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1)与下抱箍(2)的两侧通过弹性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抱箍(2)外侧的两端处与上抱箍(1)和下抱箍(2)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转动的支撑板(3)与两组调节板(4),所述下抱箍(2)的底端通过摆动缓冲机构固定连接安装座(5)的上表面,所述摆动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可随着下抱箍(2)前后摆动的V形缓冲板(6),所述安装座(5)的内侧靠近两端处分别开设有安装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栓(8),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抱箍,包括上抱箍(1)与下抱箍(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1)与下抱箍(2)的两侧通过弹性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下抱箍(2)外侧的两端处与上抱箍(1)和下抱箍(2)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可转动的支撑板(3)与两组调节板(4),所述下抱箍(2)的底端通过摆动缓冲机构固定连接安装座(5)的上表面,所述摆动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可随着下抱箍(2)前后摆动的v形缓冲板(6),所述安装座(5)的内侧靠近两端处分别开设有安装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栓(8),两个所述螺栓(8)的上端依次穿过下抱箍(2)与上抱箍(1)的内部靠近两侧处,所述螺栓(8)的外表面套装有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9),所述螺栓(8)的外侧处且位于第一螺母(9)与上抱箍(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上抱箍(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摩擦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12)与调节座(21),两个所述固定座(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抱箍(2)外侧的两端处,所述固定座(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13),两个所述连接座(13)的内部与转动轴(14)的外表面且靠近两端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座(13)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5),所述转动轴(14)的外表面与连接座(13)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阻力橡胶圈,所述转动轴(14)的外表面与支撑板(3)的内部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拉环(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与螺纹杆(17)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且位于螺纹杆(17)的一侧处与滑动杆(1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柱(19),所述螺纹杆(1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旋头(20),所述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明伟,王靖靖,段元超,张蒙,石玉晓,李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