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19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腰靠,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之间设置有竖直滑动间隙,调节块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背靠部、滑动部和柔性卡接部,背靠部位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的正面,滑动部沿竖直滑动间隙滑动连接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之间,柔性卡接部位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的背面;左腰靠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部,右腰靠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柔性卡接部的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部之间,柔性卡接部的另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限位部之间。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对调节块形成高度方向上的支撑,支撑效果更好,柔性卡接部的两侧均卡接于两个限位部之间,保证了整个调节块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腰靠,具体涉及一种腰靠。


技术介绍

1、由于人体腰部易疲劳、易伤损,所以人在长期保持坐姿时,不正确的姿势和不合理的座椅结构都会造成腰部出现问题,因此现有腰背靠为保证人坐姿时腰部的舒适性,一般在腰背靠的腰部的位置设置凸起的结构,以此支撑使用者腰部以减轻腰部疲劳。现有产品的凸起结构大多无法满足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容易发生位置偏移,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靠,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腰靠,包括左腰靠主体、右腰靠主体和调节块,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之间设置有竖直滑动间隙,调节块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背靠部、滑动部和柔性卡接部,背靠部位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的正面,滑动部沿竖直滑动间隙滑动连接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之间,柔性卡接部位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的背面;所述左腰靠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一限位部,右腰靠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二限位部,柔性卡接部的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部之间,柔性卡接部的另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限位部之间。

4、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左腰靠主体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一限位部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左腰靠主体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右腰靠主体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二限位部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右腰靠主体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

5、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滑动间隙的上端为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变大的开口结构,竖直滑动间隙的下端为宽度从上往下逐渐变大的开口结构。

6、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块由pu材料、硅胶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

7、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腰靠还包括背板和弹簧五金件,左腰靠主体与右腰靠主体均通过弹簧五金件连接于背板的正面。

8、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五金件包括弹簧以及连接于弹簧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左腰靠主体或右腰靠主体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背板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弹簧五金件均设置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的一端各连接一个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件均连接左腰靠主体或右腰靠主体,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腰靠还包括两个螺栓,背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螺栓连接孔,两个螺栓分别设置于背板的两侧,每个螺栓均贯穿一个螺栓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11、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左腰靠主体、右腰靠主体和调节块的配合,对腰部的支撑效果更好,其中调节块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左腰靠主体和右腰靠主体之间,随着高度的调节,可以使得对人体的支撑位置形成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形成不同位置的支撑,支撑效果更好,而柔性卡接部的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部之间,柔性卡接部的另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限位部之间,实现了柔性卡接部的限位,进而保证整个调节块的稳定性,避免调节块轻易发生位置偏移,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腰靠主体(1)、右腰靠主体(2)和调节块(3),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之间设置有竖直滑动间隙,调节块(3)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背靠部(301)、滑动部(302)和柔性卡接部(303),背靠部(301)位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的正面,滑动部(302)沿竖直滑动间隙滑动连接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之间,柔性卡接部(303)位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的背面;所述左腰靠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一限位部(101),右腰靠主体(2)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二限位部(201),柔性卡接部(303)的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部(101)之间,柔性卡接部(303)的另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限位部(2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左腰靠主体(1)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一限位部(101)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左腰靠主体(1)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201)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右腰靠主体(2)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二限位部(201)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右腰靠主体(2)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滑动间隙的上端为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变大的开口结构,竖直滑动间隙的下端为宽度从上往下逐渐变大的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3)由PU材料、硅胶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靠还包括背板(4)和弹簧五金件(5),左腰靠主体(1)与右腰靠主体(2)均通过弹簧五金件(5)连接于背板(4)的正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五金件(5)包括弹簧(501)以及连接于弹簧(501)两端的第一连接件(502)和第二连接件(503),第一连接件(502)与左腰靠主体(1)或右腰靠主体(2)相连接,第二连接件(503)与背板(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每个弹簧五金件(5)均设置有两个弹簧(501),两个弹簧(501)的一端各连接一个第一连接件(502),两个第一连接件(502)均连接左腰靠主体(1)或右腰靠主体(2),两个弹簧(501)的另一端均与同一个第二连接件(503)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靠还包括两个螺栓(6),背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螺栓连接孔(401),两个螺栓(6)分别设置于背板(4)的两侧,每个螺栓(6)均贯穿一个螺栓连接孔(401)并与第二连接件(503)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腰靠主体(1)、右腰靠主体(2)和调节块(3),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之间设置有竖直滑动间隙,调节块(3)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背靠部(301)、滑动部(302)和柔性卡接部(303),背靠部(301)位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的正面,滑动部(302)沿竖直滑动间隙滑动连接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之间,柔性卡接部(303)位于左腰靠主体(1)和右腰靠主体(2)的背面;所述左腰靠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一限位部(101),右腰靠主体(2)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部的第二限位部(201),柔性卡接部(303)的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限位部(101)之间,柔性卡接部(303)的另一侧滑动卡接于两个相邻的第二限位部(2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左腰靠主体(1)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一限位部(101)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左腰靠主体(1)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201)的下端为从下往上距离右腰靠主体(2)正面越来越远的弧形结构,第二限位部(201)的上端面为平面结构或高度从其靠近右腰靠主体(2)正面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升高的倾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滑动间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以手维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