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46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1
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为矩形壳体形式,所述的第二转接段的进口端后部为收束连接段,也就是由进口端向后逐渐收束的形式;所述的收束连接段尾端一体连接滑坡输送段,所述的滑坡输送段的底面为过渡平滑的曲面;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煤流转载设备结构更为合理,能够避免煤流直上直下的冲击皮带,扬尘散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实现了转载机构煤流冲击点的单独拆卸更换,在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能够提高设备整机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与维护频率,更具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炭转载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炭从开采到成品煤输送中间涉及多转载环节,输送过程中涉及不同皮带转运,不同皮带输送设备存在高低落差,出于集束煤流以及避免扬尘的角度考虑,现有技术中会在两段皮带之间增加转载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转载装置形式较为简单,且存在一定弊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载装置无法消除高低落差产生的煤尘冲击,导致煤尘散逸严重;其次是由于煤流冲击转载装置中的承接煤流段非常容易变形,严重时损坏,而现有技术中的转载装置对于该问题缺少具体解决手段,导致维护成本高且维护相对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能够对冲击产生的扬尘起到遮蔽作用,防止灰尘散逸严重,有助于降低扬尘的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

2、设备包括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固定连接;

3、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为矩形壳体形式,其前部端口为煤流进口,后部端口为连接口,在连接口上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二转接段的进口端与第一转接段的连接口固定连接,其尾端为煤流出口,且煤流出口的设置方向与煤流进口设置方向垂直交叉;

4、所述的第二转接段的进口端后部为收束连接段,也就是由进口端向后逐渐收束的形式;

5、所述的收束连接段尾端一体连接滑坡输送段,所述的滑坡输送段的底面为过渡平滑的曲面;所述的坡面输送段尾端端口即为煤流出口。也就是说以此实现煤流的平缓输送,降低扬尘。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煤流转载设备结构更为合理,能够避免煤流直上直下的冲击皮带,扬尘散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实现了转载机构煤流冲击点的单独拆卸更换,在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能够提高设备整机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与维护频率,更具市场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为矩形壳体形式,其前部端口为煤流进口,后部端口为连接口,在连接口上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二转接段的进口端与第一转接段的连接口固定连接,其尾端为煤流出口,且煤流出口的设置方向与煤流进口设置方向垂直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口设置在第一转接段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束连接段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与两侧边板,所述的前挡板、后挡板与两侧边板顺序一体连接,为倒置的棱台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挡板上面设置有防冲击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转载曲面缓冲装置,包括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与第二转接段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段为矩形壳体形式,其前部端口为煤流进口,后部端口为连接口,在连接口上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转接段,所述的第二转接段的进口端与第一转接段的连接口固定连接,其尾端为煤流出口,且煤流出口的设置方向与煤流进口设置方向垂直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王超李永超孙宗伟韩召磊孙恩斌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英耐特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