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39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0
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前镜、后镜及连接臂,连接臂的外端与前镜连接,连接臂的内端转动设置于壳体内,壳体的底部设有缺口,连接臂经缺口伸出壳体,连接臂上设有避空部以使连接臂带动前镜向上翻转的过程中连接臂不会与壳体的前部发生干涉,连接臂包括转动座、连接在转动座上且向后延伸的第一横向段、连接在第一横向段后部且向下延伸的竖向段及连接在竖向段下部且向前延伸的第二横向段,转动座、第一横向段、竖向段及第二横向段之间围成避空部,转动座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前镜连接在第二横向段的底部。本技术避空部的设置使壳体上无需设置向前贯通壳体的槽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眼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专利号为202022238146.3的中国技术专利于2021年4月9日公开了一种检测和改善眼调节聚散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紧带和固定连接的前盖、后盖,后盖两端与收紧带两端固定连接,收紧带具有弹性;后盖底部固定连接有后镜,后镜前端设置有翻转镜,翻转镜上方连接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固定设置于前盖上,翻转机构分别连接有电池和电路板,电路板和电池均分别固定安装于前盖上,电路板连接有开关按键,翻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安装盖固定设置于前盖上,翻转镜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步进电机的出轴上;步进电机与电池和电路板分别电连接。结合前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能够得出,其前盖前部的中间位置具有一贯通前盖前表面和底面的槽位,槽位的设置使翻转镜顶部的连接件能够进行上翻转动,但此种槽位的向前外露结构设置影响了前盖的外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避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前镜(2)、后镜(3)及连接臂(4),连接臂(4)的外端与前镜(2)连接,连接臂(4)的内端转动设置于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缺口(11),连接臂(4)经缺口(11)伸出壳体(1),连接臂(4)上设有避空部(41)以使连接臂(4)带动前镜(2)向上翻转的过程中连接臂(4)不会与壳体(1)的前部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包括转动座(42)、连接在转动座(42)上且向后延伸的第一横向段(43)、连接在第一横向段(43)后部且向下延伸的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前镜(2)、后镜(3)及连接臂(4),连接臂(4)的外端与前镜(2)连接,连接臂(4)的内端转动设置于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缺口(11),连接臂(4)经缺口(11)伸出壳体(1),连接臂(4)上设有避空部(41)以使连接臂(4)带动前镜(2)向上翻转的过程中连接臂(4)不会与壳体(1)的前部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包括转动座(42)、连接在转动座(42)上且向后延伸的第一横向段(43)、连接在第一横向段(43)后部且向下延伸的竖向段(44)及连接在竖向段(44)下部且向前延伸的第二横向段(45),转动座(42)、第一横向段(43)、竖向段(44)及第二横向段(45)之间围成避空部(41),转动座(42)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前镜(2)连接在第二横向段(4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镜(3)的上部设有用于避开连接臂(4)的凹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段(43)、竖向段(44)和第二横向段(45)上的两侧均分别设有加强筋板(4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的视力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段(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灿陈洪军陈容
申请(专利权)人:眼界健康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