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132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固定线圈骨架和位于线圈骨架一侧的走线块;所述走线块的两侧设有用于走线的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的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之间设有位于走线块外侧壁上的出线凹槽;所述的出线凹槽内放置绝缘底片,所述的绝缘底片上安装用于将双饼线圈的出线封装的绝缘封壳,所述的绝缘封壳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通电引线的铜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双饼线圈的引出接线,既能保证带材出线的绝缘与固化,又能不损坏带材出线本身,简单高效,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线圈,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双饼线圈一般由带状线材进行绕制,在保证通电性能的情况下,带材不能进行小曲率的弯折,双饼线圈的出线既要保证通电性能的良好,还需进行绝缘封装,这就需要一些封装导电装置进行线材的引出。

2、现有技术中双饼线圈导线引出方法主要有引线焊接法、端子连接法等。引线焊接法通过将引线与双饼线圈的导线进行焊接连接,具有较好的电气连接性和机械强度,然而,引线焊接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焊点强度不足、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对导线绝缘层的损伤以及后续维护困难等。端子连接法使用端子将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并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这种方法提供了方便的插拔连接,便于安装和维护,然而,端子连接可能存在接触不良、松动或腐蚀等问题,影响电气连接性和可靠性。

3、如何兼顾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和维护便捷性,是双饼线圈引出设计中极为值得考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及方法,其适用于带材线的引出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6)上固定线圈骨架(5)和位于线圈骨架(5)一侧的走线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块(3)的内侧壁为用于与双饼线圈(4)的圆弧段匹配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深度与双饼线圈的厚度一致,用于将两边的双饼线圈出线完全嵌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弧形段曲率在双饼线圈带材的允许弯曲曲率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6)上固定线圈骨架(5)和位于线圈骨架(5)一侧的走线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块(3)的内侧壁为用于与双饼线圈(4)的圆弧段匹配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深度与双饼线圈的厚度一致,用于将两边的双饼线圈出线完全嵌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弧形段曲率在双饼线圈带材的允许弯曲曲率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片表面设有左、右两个平面凹槽,该两个平面凹槽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的直线段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封壳(8)和第二绝缘封壳(11)分别安装在所述绝缘底片(7)的左、右两个平面凹槽上,所述第一绝缘封壳(8)和第二绝缘封壳(11)中均含有贯穿的方形槽口,两个方形槽口的位置上下不同;第一铜端子(9)、第二铜端子(12)分别置于第一绝缘封壳(8)和第二绝缘封壳(11)的方形槽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饼线圈的导线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端子(9)、第二铜端子(12)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下表面开有两个小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承王聪王磊吴华芳华文林进钿张博雄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