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095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设备控制受限于云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受控设备接收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转发给云端;若云端发送的联动规则与接收的联动规则一致,则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控制端通过本地MAC地址发送经过加密的控制指令给所述受控设备;受控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匹配本地MAC地址与控制指令,若匹配成功,解密并执行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本地联动规则下发受控设备,进而实现控制端和受控设备的本地联动,无需云端转发也不用将联动规则转发给控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或者设备的数据实时查看,需要通过云端实现设备联动。具体而言,控制设备将消息通过蓝牙广播或者其他链路上报云端,云端识别并匹配设备对应的联动规则,规则匹配完成后云端将该控制消息封装并通过蓝牙广播或者其他链路下发受控设备,从而实现远程设备控制。当然在实现设备控制前,云端还需将封装消息规则通过蓝牙广播或者其他链路传输给控制设备,将匹配消息规则通过蓝牙广播或者其他链路传输给受控设备,同时完成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的规则下发,本地联动才能够生效。

2、但是,现有技术的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之间的联动需要通过云端转发,当网关或者云端出故障时,就无法实现设备联动;同时系统中会产生大量本地和云端交互的消息,产生额外流量。联动规则还需要同时下发到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配置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通过建立本地联动规则,进而实现控制端对受控设备的本地控制。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受控设备接收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

5、云端进行联动规则判断:若云端发送的联动规则与接收的联动规则一致,则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至所述受控设备;

6、进入匹配初始化,控制端通过本地mac地址发送经过加密的控制指令给所述受控设备,所述加密的密钥存储在云端及控制端;

7、受控设备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根据存储的联动规则匹配所述本地mac地址与所述控制指令,若匹配成功,通过密钥进行控制指令解密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匹配初始化成功,所述密钥为所述云端发送本地联动规则时下发至所述受控设备;否则,匹配初始化失败。

8、进一步地,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包括控制设备的本地mac地址及设备控制逻辑,所述本地联动规则使用tlv协议。

9、进一步地,受控设备接收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前,还包括:

10、云端接收控制设备、受控设备的信息及控制规则并存储;

11、云端根据控制设备、受控设备的信息,替换所述控制规则中的预设设备信息,生成本地联动规则并发送给所述受控设备。

12、进一步地,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还包括:将所述联动规则及其对应的crc发送给云端;云端存储有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对应的crc。

13、进一步地,云端进行联动规则判断,包括:云端将存储的crc与接收到的crc进行比较,所述接收到的crc为受控设备发送的crc,若crc相同,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至所述受控设备。

14、进一步地,匹配初始化成功后,还包括:

15、控制端接收控制指令;

16、当所述控制指令为云端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时,不触发本地联动规则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上报控制结果给云端;当所述控制指令为本地控制指令时,执行本地联动规则。

1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通过全局mac地址上报控制结果给云端;上报控制结果给云端时,受控设备同时获取所述控制结果,并进行mac地址判断,若所述mac地址为全局mac地址,不执行操作;若所述mac地址为本地mac地址,执行本地联动规则。

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其通过对云端将本地联动规则发送给受控设备,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利用该本地联动规则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

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0、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端、云端及设备端;

21、所述设备端用于接受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当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根据存储的联动规则匹配本地mac地址与控制指令,若匹配成功,通过密钥进行控制指令解密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匹配初始化成功;否则,匹配初始化失败。

22、所述云端用于进行联动规则判断:若云端发送的联动规则与接收的联动规则一致,则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至所述受控设备;

23、所述控制端用于通过本地mac地址发送经过加密的控制指令给所述受控设备,所述加密的密钥存储在云端及控制端,并随本地规则下发到所述设备端。

2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执行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存储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2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控制方法只需将本地联动规则通过云端下发至受控设备,无需下发至控制设备,优化了配置过程,使得联动规则的下发更快速;当控制端通过本地发送的控制指令与联动规则匹配后,进行指令解密,完成控制端与受控设备的联动匹配,加密的控制指令可以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而受控设备密钥只需与联动规则共同下发并存储,后续通过该密钥进行解密即可实现本地设备的控制,无需反复通过云端实现控制指令的获取和解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本地联动控制可避免因云端故障导致本地用户无法进行设备控制,且本地控制效率更高,不受云端网络波动及云端性能的影响,也降低了转发的流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包括控制设备的本地MAC地址及设备控制逻辑,所述本地联动规则使用TLV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受控设备接收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前,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还包括:将所述联动规则及其对应的CRC发送给云端;云端存储有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对应的CRC。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云端进行联动规则判断,包括:云端将存储的CRC与接收到的CRC进行比较,所述接收到的CRC为受控设备发送的CRC,若CRC相同,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至所述受控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匹配初始化成功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通过全局MAC地址上报控制结果给云端;上报控制结果给云端时,受控设备同时获取所述控制结果,并进行MAC地址判断,若所述MAC地址为全局MAC地址,不执行操作;若所述MAC地址为本地MAC地址,执行本地联动规则。

8.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端、云端及设备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包括控制设备的本地mac地址及设备控制逻辑,所述本地联动规则使用tlv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受控设备接收云端发送的本地联动规则,并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前,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联动规则转发给云端,还包括:将所述联动规则及其对应的crc发送给云端;云端存储有所述本地联动规则对应的crc。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云端进行联动规则判断,包括:云端将存储的crc与接收到的crc进行比较,所述接收到的crc为受控设备发送的crc,若crc相同,完成联动规则下发流程,否则重新发送本地联动规则至所述受控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高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骋风而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