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61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0
本技术公开了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包括坡体、生态观景步道和灌溉渠,所述坡体为从下至上的毛石层、夯实土层和草植层组成,所述草植层内铺设有输水管路,所述生态观景步道位于坡体的右侧,其包括开口向上的框架、水植板、钢化玻璃和连接件,所述框架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植板固定连接在框架内腔中部,若干所述钢化玻璃安装在框架顶部,且每两组钢化玻璃之间通过连接件锁紧,所述生态观景步道下方前端开设有管路空间,所述管路空间底部固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在具备优良观赏性的同时,还具有灌溉效果好、节省人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边坡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的河岸防护工程中,边坡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手段,在一般的边坡上会利用土工格或者植草皮来绿化边坡,但是这些用于绿化的植物,往往需要人工对其进行灌溉或者依靠自然降雨,成本较大的同时不确定性强,且如今的大多数边坡观赏价值低,无法利用边坡本身靠近河岸的自然属性。

2、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3349680.7,具体内容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利边坡,属于边坡防护
,包边坡本体,所述边坡本体的前壁开设有种植槽,所述边坡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导向管,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与导向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位于种植槽的上方,通过漏斗能够将肥料精准的投入导向管的内部,导向管内部的肥料顺势滑入连接管内,连接管内的肥料再由分支管排出,播撒在种植槽内,能够对种植槽内的种植物进行快速施肥,并且无需人员站在边坡上,提高了操作人员施肥时的安全性。

3、这种水利边坡,虽然解决了人工便捷对植物施肥的问题,但是不能做到无需人工养护绿植的情况下,灌溉边坡植被的同时为绿植提供养分,且其没有利用边坡的自然属性,观赏价值低。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养护就能够达到灌溉植被的同时为植被提供养分,且能利用边坡的自然属性,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利用边坡的观赏价值,且需通过人工养护的方式对植被浇灌与提供养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坡体、生态观景步道和灌溉渠,所述坡体为从下至上的毛石层、夯实土层和草植层组成,所述草植层内铺设有输水管路,所述生态观景步道位于坡体的右侧,其包括开口向上的框架、水植板、钢化玻璃和连接件,所述框架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植板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的圆形通孔,且其固定连接在框架内腔中部,若干所述钢化玻璃安装在框架顶部,且每两组钢化玻璃之间通过连接件锁紧,所述生态观景步道下方前端开设有管路空间,所述管路空间底部固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与出水口连通,所述生态观景步道的右侧设置有钢筋砼基础,所述钢筋砼基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用于抵御迅水期时河岸对边坡造成的影响。

3、优选的,所述钢筋砼基础的右侧前端开设有通孔,用于通过第一水泵的抽水端。

4、优选的,所述坡体为两级缓坡,且每级缓坡的左右两侧均为平台段,所述坡体的顶面中部开设有贴合坡体结构的步行阶梯。

5、优选的,所述灌溉渠开设在草植层顶部,且所述灌溉渠通过输水管路与第二水泵连通。

6、优选的,所述灌溉渠呈贴合缓坡顶部的多级树状结构,多级树状分支结构利于植被吸收水分和提升灌溉效率。

7、优选的,述坡体左部顶面的平台段上设置有人行道,所述人行道右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用于避免行人不慎从人行道掉落至边坡下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整体结构稳定可靠,通过生态观景步道中钢化玻璃、框架和水植板的结合,使得步行者可透过钢化玻璃观赏到框架内的水植,且水植板的下方空间用于饲养观赏鱼,不仅为框架内的水体增加养分的同时,还进一步了增加观赏性;2、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结合,使得河岸内的水体进入生态观景步道内的框架中,再将原本框架内饲养金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的水体抽取,用于灌溉边坡上的植被,且由于水体里的鱼类排泄物富含植物所需营养,还可以起到为边坡上的植被提供养分;3、通过灌溉渠的多级树状分支结构,达到了提升灌溉效率的作用,使得植被能更充分地吸收水分。

9、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生态观景步道(6)和灌溉渠(13),所述坡体(1)为从下至上的毛石层(2)、夯实土层(3)和草植层(4)组成,所述草植层(4)内铺设有输水管路(5),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位于坡体(1)的右侧,其包括开口向上的框架(61)、水植板(62)、钢化玻璃(63)和连接件(64),所述框架(61)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65)和进水口(66),所述水植板(62)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的圆形通孔,且其固定连接在框架(61)内腔中部,若干所述钢化玻璃(63)安装在框架(61)顶部,且每两组钢化玻璃(63)之间通过连接件(64)锁紧,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下方前端开设有管路空间(7),所述管路空间(7)底部固设有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8)与进水口(66)连通,所述第二水泵(9)与出水口(65)连通,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的右侧设置有钢筋砼基础(10),所述钢筋砼基础(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基础(10)的右侧前端开设有通孔,用于通过第一水泵(8)的抽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为两级缓坡,且每级缓坡的左右两侧均为平台段,所述坡体(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贴合坡体(1)结构的步行阶梯(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渠(13)开设在草植层(4)顶部,且所述灌溉渠(13)通过输水管路(5)与第二水泵(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渠(13)呈贴合缓坡顶部的多级树状分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左部顶面的平台段上设置有人行道(14),所述人行道(14)右侧的前后部设置有护栏(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利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生态观景步道(6)和灌溉渠(13),所述坡体(1)为从下至上的毛石层(2)、夯实土层(3)和草植层(4)组成,所述草植层(4)内铺设有输水管路(5),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位于坡体(1)的右侧,其包括开口向上的框架(61)、水植板(62)、钢化玻璃(63)和连接件(64),所述框架(61)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65)和进水口(66),所述水植板(62)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的圆形通孔,且其固定连接在框架(61)内腔中部,若干所述钢化玻璃(63)安装在框架(61)顶部,且每两组钢化玻璃(63)之间通过连接件(64)锁紧,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下方前端开设有管路空间(7),所述管路空间(7)底部固设有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所述第一水泵(8)与进水口(66)连通,所述第二水泵(9)与出水口(65)连通,所述生态观景步道(6)的右侧设置有钢筋砼基础(10),所述钢筋砼基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清楚王冬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