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526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储存装置,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储存装置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推杆、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的驱动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口合页和第二开口合页。上述方案,使用控制电路板、开发板和摄像头来实现生活垃圾的识别和分类,整个过程无需借助手机、电脑等外界设备,也无需连接网络,拓展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场景,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动力系统简单,维护成本低,可精准识别常见生活垃圾类型并实现精准投递,操作简单便捷,整个过程无需使用人工交互手段及其他辅助装置,减轻了垃圾回收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1、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其进行控制而无需人工干预,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人类产生的生活垃圾呈递增趋势,每年不断增加,其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而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2、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垃圾桶主要具有自动密封、防夹手、感应开合、自动打包和语音播报等功能,其大多需要使用者配合才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无法实现自带分类的效果,当然也有少部分垃圾分类垃圾桶利用机械臂进行操作,其动力系统结构复杂,需要连接互联网来进行识别分类,限制了垃圾桶的使用场景,生产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以解决现有的大多需要使用者配合才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无法实现自带分类的效果,当然也有少部分垃圾分类垃圾桶利用机械臂进行操作,其动力系统结构复杂,需要连接互联网来进行识别分类,限制了垃圾桶的使用场景,生产和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推杆、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所述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的驱动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口合页和第二开口合页,所述开口合页置于所述第一电子推杆的下方,所述分类装置包括第二电子推杆、剪刀折叠式结构和第三舵机,所述第三舵机的驱动端连接垃圾托盘,所述垃圾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围绕所述剪刀折叠式结构布置的桶体。

3、其中,所述垃圾识别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池、摄像头和开发板,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电池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4、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三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第一开口合页和第二开口合页,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支架和所述第四固定支架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电子推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平行,所述第一电子推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中间,所述第一电子推杆安装在第三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合页,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合页,所述第一开口合页与所述第二开口合页在闭合时位于所述第一电子推杆的正下方。

5、其中,所述分类装置还包括第五固定支架、第六固定支架、第七固定支架、第八固定支架和支撑板,所述第五固定支架和所述第六固定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七固定支架和所述第八固定支架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第五固定支架和所述第六固定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二电子推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6、其中,所述分类装置还包括滚轮一、滚轮二、滚轮三、滚轮四、支撑底座和垃圾托盘,所述剪刀折叠式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推杆和所述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四角分别安装所述滚轮一、所述滚轮二、所述滚轮三和所述滚轮四,所述滚轮一和所述滚轮三置于所述第五固定支架上,所述滚轮二和所述滚轮四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三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三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垃圾托盘连接。

7、其中,所述摄像头采用esp32-cam网络摄像头。

8、其中,各固定支架外侧均装有亚克力挡板。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使用控制电路板、开发板和摄像头来实现生活垃圾的识别和分类,整个过程无需借助手机、电脑等外界设备,也无需连接网络,拓展了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场景,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11、2、动力系统简单,仅包括驱动开口合页转动、驱动剪刀折叠式结构伸缩以及驱动垃圾托盘转动的装置,维护成本低。

12、3、可精准识别常见生活垃圾类型并实现精准投递,操作简单便捷,整个过程无需使用人工交互手段及其他辅助装置,减轻了垃圾回收人员的工作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推杆(5)、第一舵机(6)和第二舵机(10),所述第一舵机(6)和第二舵机(10)的驱动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口合页(9)和第二开口合页(13),所述开口合页置于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的下方,所述分类装置包括第二电子推杆(22)、剪刀折叠式结构(26)和第三舵机(32),所述第三舵机(32)的驱动端连接垃圾托盘(33),所述垃圾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围绕所述剪刀折叠式结构(26)布置的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识别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池、摄像头和开发板,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电池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第三固定支架(3)、第四固定支架(4)、第一开口合页(9)和第二开口合页(13),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支架(3)和所述第四固定支架(4)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平行,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中间,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安装在第三固定支架(3)上,所述第一舵机(6)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上,所述第一舵机(6)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合页(9),所述第二舵机(10)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上,所述第二舵机(10)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合页(13),所述第一开口合页(9)与所述第二开口合页(13)在闭合时位于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还包括第五固定支架(24)、第六固定支架(25)、第七固定支架(15)、第八固定支架(17)和支撑板(23),所述第五固定支架(24)和所述第六固定支架(25)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七固定支架(15)和所述第八固定支架(17)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支撑板(23)安装在所述第五固定支架(24)和所述第六固定支架(25)的下方,所述第二电子推杆(22)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还包括滚轮一、滚轮二、滚轮三、滚轮四、支撑底座(27)和垃圾托盘(33),所述剪刀折叠式结构(2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推杆(22)和所述支撑底座(27),所述支撑底座(27)的四角分别安装所述滚轮一、所述滚轮二、所述滚轮三和所述滚轮四,所述滚轮一和所述滚轮三置于所述第五固定支架(24)上,所述滚轮二和所述滚轮四置于所述第六固定支架(25)上,所述第三舵机(32)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27)上,所述第三舵机(32)的驱动端与所述垃圾托盘(3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采用ESP32-CAM网络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各固定支架外侧均装有亚克力挡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所述垃圾识别装置、传动装置、分类装置和垃圾储存装置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子推杆(5)、第一舵机(6)和第二舵机(10),所述第一舵机(6)和第二舵机(10)的驱动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口合页(9)和第二开口合页(13),所述开口合页置于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的下方,所述分类装置包括第二电子推杆(22)、剪刀折叠式结构(26)和第三舵机(32),所述第三舵机(32)的驱动端连接垃圾托盘(33),所述垃圾储存装置包括四个围绕所述剪刀折叠式结构(26)布置的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识别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池、摄像头和开发板,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电池都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第二固定支架(2)、第三固定支架(3)、第四固定支架(4)、第一开口合页(9)和第二开口合页(13),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支架(3)和所述第四固定支架(4)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平行,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和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中间,所述第一电子推杆(5)安装在第三固定支架(3)上,所述第一舵机(6)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1)上,所述第一舵机(6)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合页(9),所述第二舵机(10)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黄超黄贺强杨里傲冯晨钟王龙彬拜合提亚尔·安瓦尔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