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16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开关电源的两路非本安输出分别和第一本安转换电路及第二本安转换电路连接,第一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本安背光电路连接,本安背光电路的输出为LED背光灯提供本安背光电源,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为主驱动板电路提供本安驱动电源。其特点是给液晶显示器的主驱动电路和背光电路供电的电源均为本质安全型电源(符合煤矿井下的使用条件),同时升压后提供给LED背光电源也是本质安全型的,使液晶显示器能方便的应用到煤矿井下任何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监控显示器,特别涉及用于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矿用隔爆兼 本安型监控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液晶显示器内部均有高压供电和高压背光电路,在煤矿井下,一般电源 包括普通本安电源无法直接使用于液晶显示器上,限制了现有显示器用于煤矿井下的生产 场合,也同时制约了计算机在煤矿井下的推广使用。经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解决该问题的有 效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普通本安电源无法直接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不足,提 供一种能应用到煤矿井下任何场合的的液晶显示器用隔爆本安电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及其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 开关电源的两路非本安输出分别和设置的第一本安转换电路及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入 端连接,第一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本安背光电路连接,本安背光电路的输出为监控显 示器中的LED背光灯提供本安背光电源,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为监控显示器的主驱动 板电路提供本安驱动电源。所述的第一本安转换电路和第二本安转换电路,均由一级稳压电路和二级稳压电 路经串联组成,一级稳压电路和二级稳压电路输出端之间按连接有一级过流保护电路,二 级稳压电路和其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二级过流保护电路。所述的本安背光电路由依次并联的升压电路、第一限流保护电路和第二限流保护 电路组成,其中第一限流保护电路和第二限流保护电路的组成相同;所述的升压电路包括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1、电感Ll和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串联 组成,二极管Dl和电感Ll之间连接电容Cl,二极管D2负端连接电容C2,电容C1、C2的另一 端接地,电感Ll和二极管D2之间连接VMOS管Ql的漏极,VMOS管Ql的源极连接电阻R13 并接地,VMOS管Ql的栅极作为监控显示器亮度控制信号CS ;所述的第一限流保护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三极管Q2 的发射极作为第一限流保护电路的输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第一限流保护电路的输 出,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有限流保护电阻R26,三极管Q3的发射 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有控制电阻R27,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连 接电阻R30并接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给主驱动电路和背光电路供电的电源均为本质安全型电源(符 合煤矿井下的使用条件),同时升压后提供给LED背光电源也是本质安全型的,使液晶显示 器可以安全方便的应用于矿井中。3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2、图3是图1中的第一、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原理框图;图4是图2中的第一、第二本安转换电路图;图5是图3中的第一、第二本安转换电路图;图6是图1中的本安背光电路图。图中UMl、UM2、UM3、UM4为多端稳压集成块,ICU IC2、IC3、IC4为放大器或比较 器,E1、E2为非本安电源,U1、U2为本安电源。Ql为VMOS管,Q2、Q3、Q4、Q5为晶体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其组成中包括包 括液晶显示器及其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两路非本安输El、E2出分别和第一本安转换电路 I及第二本安转换电路II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本安转换电路I的本安输出端Ul与本安背 光电路连接,本安背光电路的输出U3为液晶显示器(即监控显示器)中的LED背光灯提供 本安背光电源。第二本安转换电路II的本安输出端U2为液晶显示器(即监控显示器)的 主驱动板电路提供本安驱动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如煤矿井下127V非本安交流电源,接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子上, 开关电源输出的两路非本安直流电压(E1、E2)分别经过两级稳压两级过流保护后转换为 两路本安电源(U1、U2),本安电源(U2)给显示屏的主驱动电路供电。同时本安电源Ul又 经过安背光电路升压及过流保护后,提供一个高电压的本安电源(U3)给背光电路LED提供 电源,本专利技术中液晶显示屏和主板驱动电路采用的是常规的现有技术。如图2、图3所示,第一本安转换电路I及第二本安转换电路II组成相同,只是各 元件的参数有所区别。以第一本安转换电路I为例,它由一级稳压电路和二级稳压电路经 串联组成,一级稳压电路和二级稳压电路输出端之间按连接有一级过流保护电路,二级稳 压电路和其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二级过流保护电路。如图4、图5所示的是第一、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第一本安转换 电路由稳压单元(UM1、UM2)、放大器或比较器(IC1、IC2)、电阻(Rl、R2、R4、R5、R6、R8、R9、 RIO、Rl 1、R12)、电位器(IRl、IR2)和电容(C3、C4、C5、C6)构成;稳压单元(UMl)和电阻 (RU R4)构成第一级稳压,电位器(IRl)、放大器或比较器(ICl)、电阻(R5、R8、R9和电容 (C4)构成第一级过流保护电路;稳压单元(UM2)和电阻(R2、R12)构成第二级稳压,电位器 (IR2)、放大器或比较器(IC2)、电阻(R6、R10、R11)和电容(C5、C6)构成第二级过流保护电 路。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给液晶屏主驱动板电路供电,它由稳压单元(UM3、UM4)、放大器 或比较器(IC3、IC4)、电阻(R15、R16、R17、R19、R20、R21、R22、R23、R24、R25)、电位器(IR3、 IR4)和电容(C7、C8、C9、C10)构成;稳压单元(UM3)和电阻(R15、R19)构成第一级稳压, 电位器(IR3)、放大器或比较器(IC3)、电阻(R20、R22、R23和电容(C8、C10)构成第一级过 流保护电路;稳压单元(UM4)和电阻(R16、R17)构成第二级稳压,电位器(IR4)、放大器或 比较器(IC4)、电阻(R21、R24、R25)和电容(C9、C10)构成第二级过流保护电路。如图5所示的是图1中的背光电路的电路图,它由依次并联的升压电路、第一限流 保护电路I和第二限流保护电路II组成,其中第一限流保护电路和第二限流保护电路的组 成相同,只是各元件的参数有所不同。所述的升压电路由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1、电感Ll和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串联组 成,二极管Dl和电感Ll之间连接电容Cl,二极管D2负端连接电容C2,电容Cl、C2的另一 端接地,电感Ll和二极管D2之间连接VMOS管Ql的漏极,VMOS管Ql的源极连接电阻R13 并接地,VMOS管Ql的栅极作为监控显示器亮度控制信号CS。所述的第一限流保护电路I包括相互连接的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中三极管 Q2的发射极作为第一限流保护电路的输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第一限流保护电路的 输出,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有限流保护电阻R26,三极管Q3的发 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有控制电阻R27,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共同 连接电阻R30并接地。所述的第二限流保护电路II包括相互连接的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其中三极管 Q4的发射极作为第二限流保护电路的输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作为第二限流保护电路的 输出,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之间连有限流保护电阻R28,三极管Q5的发 射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之间连有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监控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及其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开关电源的两路非本安输出分别和设置的第一本安转换电路及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本安背光电路连接,本安背光电路的输出为监控显示器中的LED背光灯提供本安背光电源,第二本安转换电路的输出为监控显示器的主驱动板电路提供本安驱动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华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科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