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16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9
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包括蓄冷部与连接部;蓄冷部包括内部蓄冷材料、外部隔热外壳和换热连接一体结构;内部蓄冷材料填充于外部隔热外壳,并预留用于防止不同温度下体积变化的空间;外部隔热外壳上印制有用于识别身份的二维码;换热连接一体结构包括若干导热筒体,各导热筒体贯通外部隔热外壳的一个面,筒外壁与内部蓄冷材料接触;连接部包括换热金属板和换热连接金属柱;换热连接金属柱的一端连接于换热金属板的一面,另一端被配置为能够插入导热筒体匹配连接,换热金属板的另一面被配置为能够与热电模块的制冷面以及用冷产品的一个面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蓄冷模块轻便且便于充/释冷,同时可与充冷、用冷产品结合,适用于分时租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冷技术和人体热管理,涉及一种蓄冷模块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


技术介绍

1、面对恶劣的高温环境,室外作业人员暴露于烈日之下而忍受高温辐射热,导致面临热应激、热痉挛和热衰竭的机率大大增加。近年来,各种厂商针对高温环境下的人体热管理开发出一系列的个人制冷设备,可主要分为小面积的可穿戴式制冷设备以及大面积的空调制冷服装,目前已开发出的个体制冷设备主要为局部的半导体制冷设备、蓄冷材料袋或仅有风扇对流的制冷服装,但都存在着笨重、移动便利性差、无法个性化调节、使用时长与价格不成正比、制冷效果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户外穿着需求。

2、另外,采用共享理念可以有效地增大使用量进而减小单件产品的制造成本,当前共享目标多基于分时租赁,限于目标本身,难以与其他产品耦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利用蓄冷材料制成轻便的模块,设计便于充冷和便于与其他产品耦合连接的结构,结合共享理念,通过用户自主租赁蓄冷模块和其他产品耦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部与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热电模块(3.3)的制冷面以及用冷产品的一个面;或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重力与所述热电模块(3.3)的制冷面以及用冷产品的一个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蓄冷材料(1.1)为显热蓄能材料和/或潜热蓄能材料;所述潜热蓄能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潜热高于200kJ/kg,热导率高于0.3W/(m·K),且相变温度位于5-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部与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热电模块(3.3)的制冷面以及用冷产品的一个面;或所述连接部通过磁力、重力与所述热电模块(3.3)的制冷面以及用冷产品的一个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蓄冷材料(1.1)为显热蓄能材料和/或潜热蓄能材料;所述潜热蓄能材料为固液相变材料,潜热高于200kj/kg,热导率高于0.3w/(m·k),且相变温度位于5-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所述内部蓄冷材料(1.1)的相变温度、导热系数和过冷度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调控内部蓄冷材料(1.1)在热交换过程中的具体温度变化,根据制冷效果强弱分为强冷、中冷和弱冷,满足不同制冷需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隔热外壳(1.2)被所述换热连接一体结构(1.3)贯通的面或该面上被贯通的区域采用导热材料,其余各面采用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可分时租赁的蓄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体(1.3.1)的筒外壁设置若干传热翅片(1.3.2),所述传热翅片(1.3.2)沿筒体径向伸入所述内部蓄冷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博翔张倍源谢凯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