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庆专利>正文

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98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水槽,所述坝体两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远离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水槽内侧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的中部套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本技术通过水槽、进水管、导槽、挡板、密封塞、活动杆和弹簧之间的互相配合,装置通过在坝体内开设水槽,不仅减少了装置的重量,还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使得装置在抗洪使用时,可利用洪水的冲击力推动密封塞移动,使进水管打开,将洪水灌入水槽内来增加装置的重力,以提升装置的抗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急堤坝,具体为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


技术介绍

1、堤坝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例如要加紧修筑堤坝,以防水患,现代的水坝主要有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近年来,大型堤坝都采用高科技的钢筋水泥建筑,而应急提拔是水利工程中,面对洪水等紧急情况时所搭建的小型堤坝;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286579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其通过蓄水箱和延伸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利用洪水的重力,对固定箱进行加压,使固定箱与地面紧密的贴合,增强固定箱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稳定性差的问题;

3、但该装置中存在以下不足:

4、1、应急堤坝在使用时,需要移动到指定位置建立抗洪防线,但为了保证堤坝稳定性,其重量通常较重,导致装置搬运十分困难,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也未能解决装置搬运困难的问题,从而降低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5、2、上述装置在抗洪使用时,难以根据洪水水位对装置的抗洪高度进行调节,洪水较大时容易从装置上瞒过,导致装置的防洪能力较差,难以抵御较大的洪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水槽,所述坝体两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相远离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水槽内侧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的中部套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推杆的底部延伸至水槽的内侧并设置有浮球,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置有导杆,两组所述导杆的外侧套设有与调节板相连接的滑套;

3、所述坝体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安装架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电触块a,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与电触块a相配合的电触块b;

4、所述水槽内侧一侧两端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组件。

5、优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导槽、挡板、密封塞、活动杆和弹簧,所述水槽内侧一侧两端的底部开设有进水管,所述水槽内侧一侧靠近进水管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导槽,两组所述导槽的内侧滑动插接有活动杆,两组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两组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共同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管相配合的密封塞,方便将洪水灌入水槽内,提升装置重力。

6、优选的,所述坝体一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侧的一侧设置有与水槽相连通的排水管,而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方便将水槽内水流排出。

7、优选的,两组所述导杆相远离一侧设置有挡块,用于对滑套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在指定范围活动。

8、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挡板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弹簧,可对活动杆进行限位,在活动杆向一侧移动时,可通过限位块推动弹簧压缩,并且可限制活动杆的活动范围,使其只能在导槽内活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

10、1.通过水槽、进水管、导槽、挡板、密封塞、活动杆和弹簧之间的互相配合,装置通过在坝体内开设水槽,不仅减少了装置的重量,还降低了装置的制作成本,使得装置在抗洪使用时,可利用洪水的冲击力推动密封塞移动,使进水管打开,将洪水灌入水槽内来增加装置的重力,以提升装置的抗洪能力,在抗洪使用后,可将水槽内水流排出,以减轻装置重量,方便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抗洪使用;

11、2.通过浮球、推杆、套筒、导杆、警报器、电触块a、电触块b、固定块、滑套和调节板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在洪水水位升高时,可利用洪水浮力推动固定块上移,拉动两组调节板上移,来提升装置的抗洪高度,在未消耗电器驱动的情况下,实现了对装置抗洪高度的调节,提升了装置实用性,在洪水水位下降后,调节板可自动收起,以减小装置体积,便于进行搬运,并且在洪水水位过高危险性较大时,装置可自动启动警报器对周围进行警报,快速疏散周围人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槽(2),所述坝体(1)两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4),两组所述滑槽(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两组所述滑块(15)相远离一侧设置有调节板(13),所述水槽(2)内侧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顶部的中部套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推杆(4)的底部延伸至水槽(2)的内侧并设置有浮球(3),所述固定块(11)的两侧设置有导杆(6),两组所述导杆(6)的外侧套设有与调节板(13)相连接的滑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16)、导槽(17)、挡板(18)、密封塞(19)、活动杆(20)和弹簧(21),所述水槽(2)内侧一侧两端的底部开设有进水管(16),所述水槽(2)内侧一侧靠近进水管(16)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导槽(17),两组所述导槽(17)的内侧滑动插接有活动杆(20),两组所述活动杆(2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1),两组所述活动杆(20)的一侧共同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与进水管(16)相配合的密封塞(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一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侧的一侧设置有与水槽(2)相连通的排水管,而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杆(6)相远离一侧设置有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0)远离挡板(18)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弹簧(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内部开设有水槽(2),所述坝体(1)两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4),两组所述滑槽(1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5),两组所述滑块(15)相远离一侧设置有调节板(13),所述水槽(2)内侧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顶部的中部套设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1),所述推杆(4)的底部延伸至水槽(2)的内侧并设置有浮球(3),所述固定块(11)的两侧设置有导杆(6),两组所述导杆(6)的外侧套设有与调节板(13)相连接的滑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移式水利工程用应急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管(16)、导槽(17)、挡板(18)、密封塞(19)、活动杆(20)和弹簧(21),所述水槽(2)内侧一侧两端的底部开设有进水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庆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