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995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堵漏连接管,堵漏连接管的下口与囊袋仓的上口连接,囊袋仓的下口与空心钻头的上口连接,空心钻头下口的外壁上设置有扫孔钻齿,内壁上设置有切袋钻齿,囊袋仓内设置有囊袋,囊袋的袋口通过束袋环固定在堵漏连接管内;方法包括:先将堵漏连接管与中空钻杆连接,并将囊袋仓下钻至地层空腔带,再通过中空钻杆内腔向囊袋中注入细骨料浆液,待细骨料浆液与地层空腔内的岩体紧密接触,在地层空腔形成不规则空腔人工帷幕体后,通过切袋钻齿切割囊袋薄弱带使囊袋从囊袋仓脱离;可保障钻探不换孔,钻杆顺利穿越地层空腔带完成钻探工作,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操作,同时提升工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具体涉及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钻探是应用较广的地质勘察方法,既适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也适用于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可直接获得岩、土芯,查明地层各岩土层的成分、性质、结构、厚度、基岩面的起伏、地下水的埋深等,同时也可验证物探结果。

2、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层进行钻探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钻具刺坏、断钻具、卡套管、断套管、断刮刀片、掉牙轮和掉钻头等事故,特别是钻探遇到地下溶洞、岩溶地层时,经常出现钻具突然下落、埋钻或卡钻、钻杆给进力突然下降、冲洗液突然减少、孔内掉块、钻进响声变化等异常现象,导致钻探无法正常进行。此时,在未探明地层构造的情况下,若冒然改换钻址重新钻探,不仅可能会重新遇到上述异常现象,造成钻探失败,更会造成钻探费用增加。

3、现有的地质钻探遇地层空腔时,往往采用下放套管的形式在地层空腔形成套筒帷幕,以保证钻探孔内泥浆正常循环,或放弃已钻钻孔,重新择址下钻。

4、当放弃已钻钻孔时,会造成钻探成本增加,且延误整个工期。当采用套筒时,需对已钻进段钻孔进行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包括堵漏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漏连接管(2)内壁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卡块(3),堵漏连接管(2)的下口与囊袋仓(10)的上口固定连接,囊袋仓(10)的下口与空心钻头(6)的上口固定连接,空心钻头(6)下口的外壁上设置有扫孔钻齿(7),空心钻头(6)下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切袋钻齿(8),所述的堵漏连接管(2)内设置有束袋环(1),束袋环(1)的下口通过紧固螺栓(4)将囊袋(5)的袋口固定,束袋环(1)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束袋环(1)的上口卡在堵漏连接管(2)内壁的卡块(3)上,束袋环(1)的下口穿过堵漏连接管(2)内壁的卡块(3),所述的囊袋(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包括堵漏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漏连接管(2)内壁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卡块(3),堵漏连接管(2)的下口与囊袋仓(10)的上口固定连接,囊袋仓(10)的下口与空心钻头(6)的上口固定连接,空心钻头(6)下口的外壁上设置有扫孔钻齿(7),空心钻头(6)下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切袋钻齿(8),所述的堵漏连接管(2)内设置有束袋环(1),束袋环(1)的下口通过紧固螺栓(4)将囊袋(5)的袋口固定,束袋环(1)为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束袋环(1)的上口卡在堵漏连接管(2)内壁的卡块(3)上,束袋环(1)的下口穿过堵漏连接管(2)内壁的卡块(3),所述的囊袋(5)布置于囊袋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漏连接管(2)、空心钻头(6)及囊袋仓(10)均为空心管状,其中,堵漏连接管(2)和囊袋仓(10)的外径相同且不小于中空钻杆(03)的外径,同时不大于空心钻头(6)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孔钻齿(7)凸出空心钻头(6)外壁厚度为10~15mm;所述的切袋钻齿(8)凸出空心钻头(6)内壁厚度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过地层空腔带的地质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袋(5)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飞龙董志龙刘畅杨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