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59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加湿器,包括有一机壳、一进风系统、一导风装置和一出风系统,其中进风系统,包括一进风口和一转轮风扇,籍由该转轮风扇的旋转带动气流从进风口处进入机体内,该导风装置,是引导机体内部气流的流向,而该出风系统,是通过一出风口,由该导风装置引导气流从该出风口处排出气流,该出风系统更包括一热出风装置和冷出风装置,通过结构简单的导风装置,引导机体内的热气流所吹的方向,避免复杂的结构部件,实现加湿器吹出冷风和热风的不同效果,特别适用于环境或空气潮湿的地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调节导风方向,可以吹出带有水 汽的冷风或者吹出干燥热风的加湿器,是广泛适用于干燥或寒冷冰冻的环境。
技术介绍
习知空气环境过于干燥,会容易产生静电或者使细菌灰尘满天飞的现象,都不利 于身体的健康,传统的人们会向地面洒水,但对于室内环境的干燥,往往会采用沾了水的拖 把弄湿地面,除了有清洁的同时外,也提高空气中的水份含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空气进 行补充水份的操作早已被加湿器所代替,其中包括在空调环境下的补水操作,又或者是在 炎炎夏日向空中喷洒,当然,多数加湿器会利用超声波功能,把液态水急速升华成气体雾 气,漓漫在空气当中进行吸热,并可吸附空气中的微尘、细菌下坠,普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过份的开启加湿器补充空气水份含量,也会形成潮湿,且,这种湿气极其容 易入侵人体内,形成中医所讲的风湿病,多数人由于不注意加湿器的这方面,而使这种邪气 入体,从而诱发慢性风湿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通过提高空气温度,即可把大多数的水汽 沉降下来。对于现代都市人,主张健康生活,拥有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若能有一 种既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又能够产生干燥的热气,以实现水汽与热气的双互调节,实现 人们身处于舒适的环境中,那就理想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一种加湿器,其主要目的在于加湿器既能排出含水份的空气,又能 排出热风功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一导风片作左右位置的摆动,实现含水份的冷气 和干燥热风的导向功能,其并不需要复杂及高成本的制作,具有简易明了的设计创新。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利用制出的含有水汽的冷风和干燥的热风功能的选 择,以更好的为人们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因此,本技术包括一机壳;一吸入空气的进风系统,其包括一进风口和一转轮风扇,籍由该转轮风扇的旋转 带动气流从进风口处进入机体内;一导风装置,是引导机体内部气流的流向;及一出风系统,是通过一出风口,使导风装置引导气流从该出风口处排出气流,而该 出风系统更包括一热出风装置和冷出风装置,利用该热、冷出风装置,而使该本加湿器具有 冷热的出风功能。其中,该转轮风扇下方进一步设有一热敏加热器,具有发热功能,对该转轮风扇及 所吸入气流进行加热处理。该导风装置位于该热敏加热器下方,具有引导热处理后的气流方向。其中该导风装置可作左右摆动,并实现其摆至左方向时,机体吹出的是干燥的热 风,是为该热风出风装置;而摆至右方向时,机体吹出的是含水份的冷风,是为该冷出风装置。该冷出风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气流腔体和一加湿棉,其中,该加湿棉位于该气流 腔体内,使该导风装置把热气流通过该气流腔体引导至该加湿棉处,让气流通过该加湿棉 吸热后通过该出风口排出,形成该冷出风口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结构简单的导风装置,引导机体内的热气流所吹 的方向,避免复杂的结构部件,而实现加湿器吹出冷风和热风的不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剖视形立体图,以示出机体运作时制出的干燥的热风。图2为本技术之机体内导向气流的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剖视形立体图,以示出机体运作时制出的含水份的冷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3并示出技术之最佳实施例,本加湿器设有一机壳1,其内设有 一进风系统2,一导风装置3和一出风系统4,利用该进风系统2吸入气流,通过该导风装置 3引导气流流通的方向,最后由该出风系统4排出。进一步述及各元件之具体结构,该进风系统2,包括一进风口 21和一转轮风扇22, 通过该转轮风扇22的旋转,倒吸气流之动作,带动气流从进风口 21处进入机体内,而气流 会被导风装置3引导,再由该出风系统4,即是通过一出风口 43排出,该出风系统4更包括 一热出风装置41和冷出风装置42,利用该热、冷出风装置,而使本加湿器具有冷热出风功 能。另,该转轮风扇22下方进一步设有一热敏加热器411,并靠近于该导风装置3,而 该热敏加热器411是具有发热和通风的功能,对该转轮风扇及所吸入气流进行加热处理, 因而,使该导风装置(3)为左摆动而引导气流从转轮风扇(22)直接排至出风口(43)和右 摆动而引导气流从转轮风扇、冷出风装置(42)排至出风口(43)的风向引导装置,换句话 说,该导风装置3可作左右摆动功能,实现其摆至左方向时,机体吹出的是干燥的热风,从 而形成该热风出风装置41 ;若摆至右方向时,机体吹出的是含有水份的冷风,形成该冷出 风装置42。再,该外壳1上更设有一水箱11,其相对位于该进风系统2的后方位置,所独立的 一箱体结构,是储存液体之用,而该冷出风装置42进一步包括有一气流腔体421和一加湿 棉422,其中,该气流腔体421是连通于该水箱11,而该加湿棉422则位于该气流腔体421 内,以使水箱11内的液体对该加湿棉422补充水份,因此,该导风装置3把热气流通过该气 流腔体421引导至该加湿棉422处,让气流通过该加湿棉422吸热后通过该出风口 43排出。值得注意的是,该导风装置3的左右摆动是通过手动方式完成引导气流在机体内 的流通方向(如图2),且,对于机体排出的冷热气流的功能选择,是采用高、低档来供客户 选择,也就是说,选择高档是吹出热风,选择低档是吹出带水份的冷风,增添本技术的4人性化设计。 根据上述说明,并结合附图作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本技术的其 它等效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按所述具体实施进行了解,上述实施方式揭示了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功能和结构特性。权利要求一种加湿器,包括有一机壳(1)、一进风系统(2)、一导风装置(3)和一出风系统(4),其特征在于该进风系统(2),其包括一进风口(21)和一转轮风扇(22),籍由该转轮风扇(22)的旋转带动气流从进风口(21)处进入机体内;导风装置(3),是引导机体内部气流的流向;该出风系统(4),是通过一出风口(43),由该导风装置(3)引导气流从该出风口(43)处排出气流,该出风系统(4)更包括一热出风装置(41)和一冷出风装置(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转轮风扇(22)下方设有一热敏加热器 (411),并靠近于该导风装置(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导风装置(3)位于该热敏加热器 (411)下方,是引导热处理后的气流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导风装置(3)为左摆动而引导气流从 转轮风扇(22)直接排至出风口(43)和右摆动而引导气流从转轮风扇、冷出风装置(42)排 至出风口(43)的风向引导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冷出风装置(42)包括有一气流腔体 (421)和一加湿棉(4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该加湿棉(422)位于该气流腔体(421)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加湿器,包括有一机壳、一进风系统、一导风装置和一出风系统,其中进风系统,包括一进风口和一转轮风扇,籍由该转轮风扇的旋转带动气流从进风口处进入机体内,该导风装置,是引导机体内部气流的流向,而该出风系统,是通过一出风口,由该导风装置引导气流从该出风口处排出气流,该出风系统更包括一热出风装置和冷出风装置,通过结构简单的导风装置,引导机体内的热气流所吹的方向,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湿器,包括有一机壳(1)、一进风系统(2)、一导风装置(3)和一出风系统(4),其特征在于:该进风系统(2),其包括一进风口(21)和一转轮风扇(22),籍由该转轮风扇(22)的旋转带动气流从进风口(21)处进入机体内;导风装置(3),是引导机体内部气流的流向;该出风系统(4),是通过一出风口(43),由该导风装置(3)引导气流从该出风口(43)处排出气流,该出风系统(4)更包括一热出风装置(41)和一冷出风装置(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仲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