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交配干扰粉末、制备方法及害虫防治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交配干扰粉末、制备方法及害虫防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9401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制备方法及害虫防治的方法。交配干扰粉末包括:石蜡粉和昆虫性信息素。石蜡粉的重量介于80%‑99%之间。昆虫性信息素的重量介于1%‑20%之间,昆虫性信息素被石蜡粉包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配干扰粉末将石蜡粉和昆虫性信息素混合且昆虫性信息素被石蜡粉均匀包裹,使得昆虫性信息素均匀释放并具有较长的释放时间,从而对昆虫交配的干扰效果更好。进一步的,该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且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此外,利用交配干扰粉末进行害虫防治的使用方法简单,通过对交配干扰粉末放电,使得交配干扰粉末在圆柱体上的吸附时间更长且更易吸附在鳞翅目害虫的体表,从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且防治效果持续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制备方法及害虫防治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害虫防治方法具有多种。目前常采用的杀虫剂、杀菌剂或者生物防治等方法。杀虫剂及杀菌剂的针对性不强,其害虫防治效果容易被稀释,且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生物防治针对性较强,但是可控性不高,存在成本较为高昂的问题。性信息素干扰交配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绿色防控方法,其主要通过田间布置大量的性信息素散发器实现昆虫性信息素的均匀弥散,达到交配干扰目的。现有技术中的性信息素散发器多是采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为壁材制作成,将性信息素封装在其中,利用壁材达到性信息素缓慢释放。该方法在每亩地需均匀布置大量的散发器,性信息素用量大,使用成本较高。且散发器为被动释放,需要人工均匀布置,所需人工成本较大。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制备方法及害虫防治的方法,其使用方法简单,防治持续时间长,防治效果好且使用成本低。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其包括:石蜡粉和昆虫性信息素。石蜡粉的重量介于80%-99%之间。昆虫性信息素的重量介于1%-20%之间,所述昆虫性信息素被所述石蜡粉包裹。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石蜡粉的细度大于或等于1000目。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性信息素选自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

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石蜡粉、昆虫性信息素和无水乙醇按1:(0.01-0.2):1的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待无水乙醇挥发后,将包裹有昆虫性信息素的浆状石蜡粉均匀铺平,晾干得到交配干扰粉末。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速率介于60r/min-120r/min之间,搅拌时间介于10min-30min之间。

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的方法,其包括:使用静电发生器,对交配干扰粉末进行放电,使得交配干扰粉末带有电荷,所述交配干扰粉末选自上述的交配干扰粉末;在圆柱体上包裹毛毡,并靠近所述带有电荷的交配干扰粉末,使得所述交配干扰粉末吸附于所述毛毡的表面;将多个所述圆柱体放置于害虫防治区,对害虫进行交配干扰。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压介于10kv-30kv之间;放电时间介于5s-60s之间。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圆柱体上吸附0.02g-0.5g的交配干扰粉末。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介于8cm-12cm之间,直径介于2cm-3cm之间。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亩所述害虫防治区设置有5-10个所述圆柱体;和/或,每亩所述害虫防治区投放0.1g-1g的交配干扰粉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交配干扰粉末,其将石蜡粉和昆虫性信息素混合且昆虫性信息素被石蜡粉均匀包裹。石蜡粉可以使得昆虫性信息素均匀释放并且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从而对昆虫交配的干扰效果更好。进一步的,该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通过控制各组分的比例以及搅拌的速率及时长可以保证石蜡粉与昆虫性信息素的充分融合,且制备过程环保无污染。此外,利用该交配干扰粉末进行害虫防治,其使用方法简单,所需的交配干扰粉末更少。通过对交配干扰粉末放电,使得交配干扰粉末在圆柱体上的吸附时间更长且更易吸附在鳞翅目害虫的体表,从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且防治效果持续时间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粉的细度大于或等于100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性信息素选自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

4.一种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速率介于60r/min-120r/min之间,搅拌时间介于10min-30min之间。

6.一种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器的放电电压介于10KV-30KV之间;放电时间介于5s-60s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柱体上吸附0.02g-0.5g的交配干扰粉末。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高度介于8cm-12cm之间,直径介于2cm-3c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所述害虫防治区设置有5-10个所述圆柱体;和/或,每亩所述害虫防治区投放0.1g-1g的交配干扰粉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粉的细度大于或等于100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性信息素选自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

4.一种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配干扰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速率介于60r/min-120r/min之间,搅拌时间介于10min-30min之间。

6.一种害虫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会明李依然韦肖红张博军刁红亮李先伟赵志国马瑞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